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06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廊坊日报

“戏旅教”融合发展 “北方戏窝子”激活戏曲创新引擎

日期:05-19
字号:
版面:第B01版:第五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图为总决赛的部分参赛选手。 本报记者 王静 本报通讯员 庞趁友 摄

本报讯(记者 王静 通讯员 庞趁友)5月13日晚,“戏旅停云·擂响中华”——2025华北青年戏曲大会总决赛在永清县益田翰德大剧院圆满落幕,经过六天的激烈角逐,最终选拔出5名金奖获得者、5名银奖获得者。

比赛中,京剧、河北梆子、晋剧、蒲剧等各个剧种轮番上演、二十位华北地区青年戏曲演员激烈角逐、四十五家媒体平台全程直播、全网在线观众累计突破一亿四千万人次……一串串数字背后呈现的是永清在传承“北方戏窝子”上的又一次出圈,是永清给所有爱好戏曲的人交上的一份完美答卷。

“让年轻人觉得戏曲很酷,让老戏迷看见传统常新,这才是真正的‘擂响中华’。”大赛主持人白燕升表示,通过短短几天的比赛,他感受到了选手们艺术和心态的双重提升,他们用青春的激情为传统戏曲注入了新的活力。

决赛现场,上党落子《火焰驹·传讯》、豫剧《大祭桩·路遇》、京剧《白蛇传》、河北梆子《五彩轿》等一个个经典剧目被参赛选手们演绎得淋漓尽致,他们的唱腔或豪迈奔放,或细腻婉转,举手投足、一招一式尽显中国传统戏曲韵味,扎实的功底和声情并茂的表演,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喝彩与掌声。

“今天能到现场观看精彩的戏曲表演,我非常高兴,印象最深的就是《破洪州》和《李慧娘》。年轻的演员们都发挥得非常好,让我觉得咱们中国戏曲文化传承后继有人。”在现场观看决赛的戏迷李昱洁说。

“这次参加比赛非常高兴,我已经是第三次参加‘擂响中华’比赛了,让更多人看到了不一样的我。这次能够拿到金奖,我非常开心,会继续努力学习,希望河北梆子越来越好。”决赛第一名、金奖获得者、河北梆子演员刘维维激动地说。

作为赛事承办方,永清县益田戏剧产业孵化基地近年来从戏曲演员培养到潜在观众养成,从戏曲舞台搭建到戏曲生态建设,均体现出极强的专业性和长远的眼光,先后打造出益田艺术学校、停云谷国际文化艺术小镇、翰德大剧院、益田大剧院等戏曲文化阵地,坚守戏曲艺术本真,合作八方名角,不断开拓戏曲路径,创新戏曲生态,变单一技艺传授转向戏曲文化生态培育,推动戏剧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其中,2017年建校的廊坊益田艺术学校是廊坊地区唯一一所以戏曲专业为主的艺术学校,戏曲专业细分行当多达20余种。建校至今,学校资助了百余名留守儿童和困难生无偿学习戏曲文化。已有近百名学生考入中戏、国戏、上戏等专业院校,为传承戏曲文化培养了大量的戏曲专业人才。

“近年来,由我们主办、协办的戏曲主题类活动达600余场,包括‘一带一路’丝绸之路接待演出、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爱在人间》等一系列演出活动。孩子们在国家级、省市级的赛事中,累计获奖百余次。”廊坊益田艺术学校副校长刘艳谈起近年来学校取得的成绩,非常自豪地说。

以点带面,以面带全,永清县正以“北方戏窝子”的深厚戏曲文化底蕴为根基,通过“戏旅教”融合发展,逐步构建了集教学、演出、研学、文创于一体的戏曲产业生态,为书写戏曲艺术传承的时代答卷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