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06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廊坊日报

科技美学须将安全置顶

日期:05-16
字号:
版面:第A04版:第四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当前,隐藏式车门把手是众多车企热衷的设计元素之一。虽然其具有科技感和美感,但这一设计在实际应用中暴露出不少风险。日前,工信部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其中提到,强化汽车车门外把手在碰撞以及车辆起火等事故场景的安全逻辑,增加机械或者断电保护等安全冗余设计要求;规范隐藏式车门内把手、应急式车门内把手易于识别的安全标志,保证标志可见性,从而降低乘员紧急情况下的逃生难度。

南方日报:规范隐藏式车门把手 让安全不再“隐形”

行车时,车门把手隐藏于车门之中,流线型的外观既简洁美观又满足了“增强续航”的想象;停车时把手自动弹出,轻微扳动即可开门……隐藏式车门把手能迅速“攻占”各家车企的设计图纸,确实有其独到之处,但代价是什么呢?多起碰撞爆燃事故为车企和消费者上了血淋淋的一课:一方面,汽车在受到强烈碰撞、极端天气、起火燃烧而导致车门变形、整车断电时,隐藏式车门把手有时无法弹出;另一方面,过度追求电驱动导致部分隐藏式车门把手机械强度不足,紧急情况下无法承受“大力出奇迹”;更尴尬的是,此前由于缺乏统一标准,不同品牌的汽车对于隐藏门把手,紧急制动按键的设计各不相同,有的格外隐蔽,不仅车外的救援者干着急,就连车主自己有时也找不到。

车门把手是功能性的设计,不能平日里“独自美丽”,危急时“使不上力”。尽管新标准并未明确禁止使用隐藏式车门把手,但也对隐藏式车门把手在标准化、易用性、可靠性、强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湖北日报:车门把手首先要“把握安全”

汽车的根本价值在于安全出行,必须在保证生命安全的基础上再考虑其他功能。以牺牲安全作为代价换来的美观,是舍本逐末、本末倒置。值得反思的不只有隐藏式车门把手的规范问题,有些看上去高级感满满的新元素,实际上增加了用户开车的难度和风险,背离了汽车作为“车”的本质。车企在设计生产汽车的环节,要始终把安全放在优先位置,切不能急功近利。国家此次出手监管隐藏式车门把手,其实是释放重要信号,是对部分设计理念的纠偏,刹住“把不住”安全的风气,引导企业回归安全第一、技术创新的初心。

有关数据统计,2025年全球联网汽车数量将接近7400万辆,其中中国的联网汽车数量将达到2800万辆,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智能汽车市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也给汽车安全监管带来了巨大挑战。相关部门对汽车安全的监管和规范要进一步增强前瞻性,做好未雨绸缪的工作,更早地将前沿技术可能引发的安全问题纳入监管范围;企业需沉下心来打磨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产品,美观不可牺牲可靠,便利不能妥协安全,真正的创新,永远以安全为起点。

重庆日报:车门把手要看得见打得开

“安全是最大的豪华”“安全是底线”,应该成为汽车行业的自我要求和发展准则。目前,国内现有标准仅对门把手的耐久、强度、耐高低温、耐振动等提出技术要求。面对隐藏式车门把手带来的安全隐患,制修订汽车车门把手强制性国家标准十分必要且紧迫。

新标准应从车门把手的布置、标志、安全功能、结构强度等多方面进行规范,确保其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被迅速识别并有效操作。针对电动式车门把手,可增设备用开启机制,保障电力中断时车门仍能顺利打开。同时,制定统一、醒目的安全标志,帮助驾驶员和乘客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反应,减少操作失误。

车门把手虽小,却与生命安全息息相关,要看得见、打得开。制修订相关强制性国家标准,既是对消费者生命安全负责,也是推动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