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实施意见》。记者7日采访了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
问:实施意见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是什么?
答:实施意见强调切实把科技创新放在农业现代化建设突出重要位置;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到2035年,建成运转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居于世界前列。
问:实施意见主要布局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实施意见重点聚焦8个方面:
一是强化相关科研院所、高校科技创新核心使命。优化定位布局,中央级涉农科研院所要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地方涉农科研院所要着力支撑区域发展,涉农高校要强化为农服务使命。
二是加快培育壮大农业科技领军企业。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保障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着力培育农业科技领军企业。
三是优化农业科技创新组织机制。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布局,健全科技任务来源机制,优化科技任务组织实施,面向用户和市场开展评价反馈。
四是建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创设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造就高水平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农业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创新农业科技人才评价激励机制。
五是提升农业科技条件支撑能力。加强重点实验室体系建设,提升农业科研设施水平,筑实基础性支撑性科技平台。
六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推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提升农技推广服务能力。
七是推动农业科技高水平开放合作。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加强双多边合作机制建设。完善合作平台布局,深化国际联合创新。
八是改善农业科技创新生态。高水平建设农业高新区,完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提升科技创新投入效能。
问:如何推动实施意见目标任务落地见效?
答:部委层面,加强农业农村部与各相关部门的部际协调,集聚各方资源力量,紧扣产业需求,解决好农业科技创新重大问题,建强国家农业科技战略力量。要围绕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健全区域农业科技协作机制,加强联合攻关和成果共享。
省级层面,推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实际建立农业科技管理协调机制,加强省级农业农村、科技、教育、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财政、水利等部门间的协调联动,优化各级涉农科研机构功能定位,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建立省级农业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和省域农业科技创新效能监测评估制度,提升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据新华社北京5月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