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07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廊坊日报

课间动起来 身心有活力

日期:05-07
字号:
版面:第B01版:第五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郑晓莉

2月8日,河北省教育厅发布了《全面提升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若干措施》,要求确保学生每天有至少2小时体育活动。我市各中小学校积极响应,对课间时长和体育活动时间进行了调整,纷纷制定多样化、个性化的课间活动内容,让学生“动起来”“玩起来”,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近年来,国家实施了多项基础教育改革,旨在减轻学生课业压力,为孩子们创造更多时间和机会发展兴趣爱好,从而促进其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课间从10分钟到15分钟,虽然是个“小切口”,但意义非常重大。此举是落实“健康第一”理念的有效抓手。让学生有机会走出教室、走向户外、参与运动、放松身心,特别是让孩子在阳光下多奔跑、多运动、多呼吸新鲜空气,让他们身上有汗、眼里有光。从而进一步有效破解“小眼镜”“小胖墩”等问题,让学生更加健康阳光。

此举也是“五育”形式和内容的延伸,充分贯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体现的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育人导向,更加注重的是学生全面发展。

在学习效率方面,适度的课间休息同样功不可没。研究表明,适度的休息能帮助大脑巩固和整理已学信息,提高记忆力和专注力。课间运动不仅能促进脑功能的发展,还能训练学生的协调能力、反应速度和思维判断力,进而提升认知水平。合理结合体育运动与课间活动,可让学生在学习之余得到充分的放松和锻炼,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后续学习中,真正实现学习与健康的双赢。

然而,延长课间休息时间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课程安排的调整、学校管理的加强等问题都需要妥善解决。我市各学校积极探索,给出了许多可行的解决方案。市第八小学的学生们在课间参与如羽毛球、跳绳等,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市第二十五小学创新“课程+课间+社团+周训”模式,培养出一批足球小将;市第十二中学每天开设体育课,涵盖跳绳、长跑等必练内容,并开设体育舞蹈、健美操等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安次区调河头镇洛图庄小学的孩子们在老师手绘的游戏场地上尽情玩耍,如跳房子、折线跑等,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身体素质,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规则意识……市教育局也鼓励各中小学多渠道补充师资力量,精心打造“阳光大课间”,将多彩体育运动、国防军事训练融入其中,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课间有活力,学习才有动力。延长课间休息时间是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它契合了国家教育改革的方向,回应了社会对教育质量和学生健康的高度关注。让我们期待这一举措能够在更多地方落地生根,为学生营造更加积极健康的校园环境,推动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充满活力的课间中茁壮成长,在学习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