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年份,中俄将举办一系列庆祝和纪念活动,同世界各国热爱和平的人民一道,捍卫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的历史,反对任何否认、歪曲、篡改二战历史的图谋和行径。
莫斯科国立大学亚非学院副院长安德烈·费雄说,在两国元首共同引领下,俄中将进一步共同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共同维护全球战略稳定,“为推动实现国际公平正义作出负责任大国应有的贡献”。
“中国和俄罗斯在当今复杂国际格局中肩负着维护世界稳定与合作的重任。”埃及开罗美国大学政治学教授努哈·贝吉尔说,通过研究、还原、传播真实历史,有助于增进各国人民对二战和战后国际秩序的理解,抵制篡改历史的行径。
■开创未来 凝聚进步力量
80年前,包括中苏在内的多国代表齐聚美国旧金山,签署联合国宪章,奠定了战后国际秩序的基石。
“彼此以善邻之道,和睦相处,集中力量,以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联合国宪章序言里的话语,展现出建设一个更美好世界的决心。
当前,面对个别国家单边主义甚嚣尘上、霸凌行径大行其道,世界期待稳定力量、合作力量、进步力量。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出访俄罗斯期间,首次向世界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23年3月同普京总统会谈时,习近平主席表示,“中俄责无旁贷,应该共同努力,引导和推动全球治理朝着符合国际社会期待的方向前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战后80年来,作为世界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俄在国际舞台上密切沟通协作。双方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展现大国担当。
中俄携手推动政治解决伊朗核问题等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作为捍卫联合国宪章之友小组成员,中俄持续发出反对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正义之声,致力于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中俄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等国际多边机制内加强沟通和协作,共同致力于推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携手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自强,为促进共同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2024年俄罗斯担任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中国现正担任上海合作组织轮值主席国,双方支持彼此主席国工作,凝聚全球南方发展进步合力,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不断迈进。
肯尼亚国际关系学者阿德希尔·卡文斯说,中俄两国在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平台密切合作,不仅重振了多边主义,也提高了全球南方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及在全球议题上的规则制定能力。
阿塞拜疆南高加索政治学家俱乐部主任伊尔加尔·韦利扎德说,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合作机制的发展壮大是对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的有力践行。“如果各国之间展开积极、良性、可持续对话,着眼共同利益,地球将更加安全,经济将更可持续,人类未来将更加可期。”
让历史昭示未来,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前行之路,让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更加澎湃有力。站在承前启后的时间节点上,中国和俄罗斯将同世界上爱好和平、坚守正义的国家和人民一道,沿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道阔步前行,携手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新华社北京5月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