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减负担强保障,“钱袋子”更加厚实
增收与减负,一体两面。百姓的“钱袋子”鼓不鼓,既要看收入涨不涨,也要看医疗、养老等负担重不重。
乡镇卫生院没有CT、核磁检查设备,到上级医院检查,又担心医保报销比例会减少,怎么办?
在邯郸市馆陶县,医共体建设解决了这一难题。患者拿着乡镇卫生院开的检查单,可走“绿色通道”直接到医共体牵头医院检查,费用按乡镇卫生院标准计算并享受医保报销。
3月31日,馆陶县寿山寺镇居民李清芹就享受到了这样的便捷就医服务。按照县级医院标准,李清芹腰椎平扫1.5T核磁检查费用为428元,而乡镇卫生院标准为321元,还可以用医保报销90%,最终实际个人支付32.1元。
打开民生账本,一季度,全省民生支出2228.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保持在80%以上,达到81.3%,兜牢基本民生底线,重点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公共卫生服务、教育等领域。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扩容提质工程……一项项增加财政补助的措施,体现了细致贴心的惠民服务、切切实实的民生关怀,以政府过紧日子让群众过好日子。
一个家庭的“钱袋子”,总是受到多种因素制约。把更多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才能尽力减少群众生活的后顾之忧。
一大早,孝老食堂开餐了!沧州市青县流河镇人和镇村83岁的独居老人刘子江又像往常一样到这里就餐。
这个孝老食堂,菜农免费供菜,志愿者轮班做饭。村里70岁以上的独居老人、五保户等,都可以在这里免费用餐。
一顿热乎饭是民生小事,却是很多家庭的大事。像这样的老年助餐服务点,目前全省已建成1.3万个。在政策引导下,各地创新探索出老年食堂、老年餐桌、邻里助餐点、移动型助餐服务等多种助餐模式,惠及千家万户。
“增收又减负,‘钱袋子’才能更厚实。”王春城表示,把握好增收与减负的系统性和协同性,考验着智慧、定力与治理能力。可以肯定的是,当收入有增长、民生有保障,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底气会越来越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