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华是当下一位卓有成就的人物画家,同时还兼画花鸟和山水,其作品有着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地域风貌。他作品最大的特点是贴近生活,讴歌时代精神,所创作的作品题材多样、形式感强、画风多变,大幅人物创作和集中于个人特写的作品都有。作为廊坊市的代表性画家,他了解农村生活,又善于探索、吸收,作品情感真挚而有感染力,是一位有功力有思想的优秀画家。20世纪90年代,张先生的作品以工笔为主,造型严谨,色彩对比柔和有清雅之气,之后的作品主要以水墨写意和反映乡俗文化题材的作品为主,有舞蹈、演唱、高跷、游泳等创作内容。
用水墨表达写意精神是中国画的一个特点,通过线来反映作品的艺术趣味则是水墨的优势。从创作倾向看,张玉华先生既融合了西方绘画的一些元素,但又不受其影响,而是强化了线的作用而更具中国画本色。他的水墨类作品发挥了水墨之性,突出了水墨的内涵和本质,达到了心物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其写意人物基本功扎实,写实与写意相结合,作品集中表达了一种空间美、构成美、生活美、聚焦之美,所画的人物场景以至每个人的神态、表情都有丰富变化,尤具写意的表现之趣。
张玉华先生的水墨人物作品源于生活又反映生活,常常选取乡村一角,或一个生活片段,地域特色孕育了特殊的情感,他用北方家居来侧面反映北方人的普通生活,通过对乡村的描绘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回忆。乡村生活是深情难忘的,总给人们留下无限的怀念和联想——在村庄的老树下、农民质朴的谈话闲聊就是社会生活的一角。张玉华先生广闻博取,把一些北方的具有特色的也是最平凡的生活故事演变成自己的作品,有着独特的视觉和文化意义。他善于把多人放于一个大的画面,通过不同人物的动作、眼神以至空间布局来反映复杂的内心活动。他成功运用疏密和聚散的组合关系实现了人与物、心与境的合一,达到了从容、高华的艺术境界。
白描画法是中国画中常见的,张玉华先生的白描功力深厚,因其才思敏捷,往往下笔俊快,趣味横生。他的人物画创作,利用不同的线条把不同人物的动态进行生动的挥写,这些人物在他的笔下惟妙惟肖,具有朴实、细腻、精微的感觉;画中黑白对比鲜明,在变化中融为一体,既简逸又丰富;画中虚实变化微妙,正如清人笪重光在《画筌》中语“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从此作中可知他善于发挥笔性的变化和墨的优越性,在缓急、轻重、收放中以曲折多变的结构形式呈现了节奏韵律之美。在其他的水墨人物画作品中,他常常运用人物头部的密和衣纹的疏形成对比,加之手部和腿部的变化,然后再结合画面的空间布局和题字盖印这些步骤,使整幅画又有了新的意义,并突出了创作的主题思想。
随着时代的发展,绘画也有了新的创作内容,不同的社会现象和文艺精神给画家不一样的感受和认知。张玉华先生的作品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探索和创新的,他的水墨人物强化了水墨的表现力,所画的女性作品,巧妙运用水墨而出现了透明、灵动的变化,不脏、不拙,水墨渗化,天然通透而富于诗意美。在其创作中,他不同的墨色都用,在城市、乡村生活环境中寻找灵感,捕捉细微的瞬间,把多元素融会一起,充分利用空间布白以反映幽静、融洽的环境气氛。在其他画作中,公园一角吹萨克斯的朋友,墨色的变化营造了一种幽静的环境氛围,水墨与物象微妙地融合,仿佛整个画面都沉浸在音乐之中。另外他还把人们拍照、进剧场、建筑工地等一些场景也作为创作的素材,以勾线加水墨晕染的方式为作品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从侧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和艰辛。由于他的写实水平高,经过写意的表达方式一方面展示了对于笔墨的驾驭能力,一方面也反映了他对于时代审美精神的认识与把握。
水墨写意除了再现物象,更重要的是实现思想方面的超越,在灵动的笔触中表现个性的自由和放逸。张玉华先生通过墨的浓淡对比,在内涵和形式方面进行了有效整合,又善用不同的纸张表现不同的画境,最终实现了如梦幻般的趣味美。他把写意人物画的简洁、单纯表现出来,再通过线条和水墨的结合,在生活性、自然美感中表现了纯粹的艺术精神世界。用高度成熟、简练诙谐的笔墨语言表现另外一种画面——意象式的远景化画法,个体人物很小,从主题出发,通过色彩、墨法的暗示,远远望去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张玉华敢画、又能画,能把生活中一些复杂的具有戏剧性的场面刻画出来,体现了高超的绘画技艺。他的大写意人物,在结合古人泼墨技法的同时,又突出了时代精神的主旋律。
家园,让我们感受到美丽和幸福,张玉华先生的作品表达了人们对于节日的喜悦之情,他把扭秧歌、花会、购物、骑车、看手机、聊天等作为创作素材,通过那些人人事事来反映一个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其作品也具有浓烈的生活色彩。他用暖色调来反映节日的喜庆,使作品充满了吉祥的寓意和欢快的气氛。他的这些作品在创作中走向通俗,又在意境中呈现高雅,具有鲜活的民族特色。例如《春到福至》中,他用灯笼寓意吉祥如意,用贴春联表现人们对新的一年的新期望。通过贴福字和对联把对新春的吉祥和祝福进行了描绘——普天同庆的传统节日呈现了欢庆的传统民俗文化特色。张玉华还以高跷、套圈等常见活动作为绘画创作的内容,这些内容新颖有吸引力。高跷是河北庙会的一部分,是传统民俗活动之一,融合了舞蹈和表演为一体,有难度同时又诙谐有趣,在张玉华的画中展现出北方文化气息。
张玉华先生把街头巷陌的故事捕捉到自己笔下,以写实的、夸张的、变形的造型方式真实地反映了民间艺人和一般民众的生活状况。他的一些绘画系列,如游泳、反映春光美等作品,反映了在城市里的人们所期待的宁静生活。他画了很多小孩朝气蓬勃的样子,在阳光下、在草地上、在放风筝,这些形象活泼、生动,反映了时光之美、青春之美,那些自由开心的年华使人难以忘怀。在乡村,童年是放牛、唱歌、爬树、玩蛐蛐、捉蚂蚁的时代,这些往事使我们感受到一种心灵的放松,充满了积极健康的生活气息和生命活力。张玉华先生所画的这类作品采用淡雅的着色,灵活运用光影、结构、块面、体积、线条把画面表现得自然、生动。作品构图宽博,主题集中,用笔概括简练,画面一片明洁,不管是工笔还是写意都表现了对于自由精神的价值追求和理想生活的精神向往。他把生活的美变成了艺术之美,采用如桃花等物象来表现春光的烂漫和心中的自由轻松,是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呈现了一种优雅的意境存在。
(张玉华,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廊坊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冉隆福,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评论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