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市广大退役军人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继承发扬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满腔热情投身地方建设,积极主动服务社会事业,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赢得了全社会广泛赞誉。
为激励广大退役军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营造全社会重视支持退役军人工作、关心爱护退役军人的浓厚氛围,即日起,本报开设“优秀退役军人”专栏,集中展示我市优秀退役军人的先进事迹,进一步激励我市广大退役军人向榜样看齐,牢记初心使命,忠诚履职尽责,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贡献廊坊力量。
“作为新时代的退役军人,必须要有新时代担当,自觉发挥军人榜样力量,引导周围群众共同努力,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文安县退役军人吴建秋说。多年来,吴建秋一直怀揣着军人勇于挑战和敢于创新的精神,投身回报社会的赤子情怀,踏踏实实做人,稳稳当当做事,展现了新时代退役军人的精神风貌。
2000年至2005年,他曾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把大量时间和精力用在为村民办实事、为村里谋发展上。
吴建秋坚持把党建工作作为事关全局的头等大事来抓。他经常讲,村党支部有没有战斗力,村干部在群众心里有没有威信,关键在于村干部能否搞好团结,在处理事情上,能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为了搞好支部团结,他始终坚持以大局为重,坚决做到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干,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日常工作中尽力维护班子团结,遇到事情都会征求每个支委成员以及群众代表的意见和看法,不搞一言堂,对于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群众关心的重大事情,他坚持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要事公开。在他的倡导下,村里实行了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阂和疑虑,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同时,他高度重视党员发展工作,不断为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注重把符合条件的年轻致富能手发展成为党员。
他还积极组织开展国防教育实践活动,鼓励发动青少年投身军营,使国防意识深入民心。他十分重视关心村里的现役军人、老复员军人及部队家属等,经常走访慰问优抚对象,关心他们的生产生活,鼓励支持退伍军人自主创业,引导年轻人积极投身军营,鼓励他们安心服役,为家乡争荣誉,为祖国争光。
2021年,吴建秋牵头成立了文安县单板行业协会,为企业和工作者开展创业投资、技能培养、项目引进洽谈、市场拓展延伸等服务。同时,带领大家加强与本地及外地商会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本地行业企业团结、合作、互助、共同发展。
近年来,在吴建秋的引领下,左各庄镇人造单板行业取得了长足进步,规范企业数量由原来的375家增加到451家,规上企业达到57家。他还全身心投身于县委、县政府的全民招商引资工作,深入学习招商引资“六个一”“七个一”等各项奖励政策,以及“两个不见面”优化营商环境政策。2021年以来,先后赴北京、雄安新区、石家庄等地,对接联系央企、国企,真正做到了招商引资奔跑起来、跨越赶超,敢进大门口、敢见大领导。先后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16个,亿元以上项目6个,为人造板行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贡献自身力量,为全县招商引资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这些年,吴建秋还为企业做了大量基础工作,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麻烦,他都率先垂范,主动帮大家化解困难、解决难题。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注重把准人民脉搏、回应人民关切、体现人民愿望、增进人民福祉,努力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得到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引导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中央八项规定制定实施以来,从抓公款吃喝、公费旅游、超标办公用房,到抓节假日、抓“八小时外”、抓日常……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切入,让人们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和成效,推动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党心民心更加凝聚。
各级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群众基础厚不厚、实不实,对群众的感情深不深、真不真,关键看是否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只有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更好服务群众,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在实际工作中,个别领导干部存在群众观念不强、群众工作方法不得当的问题,造成工作被动,难以打开局面。比如,有的“不愿走”,习惯在办公室里拍脑袋决策;有的“走不深”,到基层调研走访时雨过地皮湿,对基层的情况一知半解、对群众的反映一头雾水;有的“走不实”,对群众遇到的问题和矛盾不上心跟进、不用心解决;还有的“走一半”,解决问题不彻底、落实责任不到底,留下一堆烂摊子;等等。这些情况的发生,会在干部和群众之间形成一堵无形的墙,损害党的形象。
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改进党风政风作风的必然要求。走好群众路线,首先要有群众观点。“诚于中,形于外”。有了群众观点,密切联系群众才会成为自觉的行动。领导干部要带好头,自觉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深悟人民情怀,从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中感悟鱼水深情,从一代代模范榜样的先进事迹里体悟“国之大者”,不断强化党性修养和宗旨意识,始终对“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一问题有清醒的答案。中央八项规定中,“改进调查研究”位列第一项,明确要求“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领导干部要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经常深入基层“走亲”、深入群众“结亲”、沉到一线“攀亲”,多走田间小路,常走雨天泥路,勤走背阴胡同,通过面对面地听、心贴心地问、实打实地访,真正把群众面临的真实情况摸清、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找准、把群众尤为期盼的对策提实。
在互联网时代,群众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领导干部如果不懂网、不触网、不用网,是做不好群众工作的。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这门功课不仅必须修,而且必须修好。领导干部要积极践行网上群众路线,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熟练使用“网言网语”问需、问政、问计,善于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辅助决策、研究对策、检验政策,真正把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将党的生命线延伸至网络空间。
“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找准病灶是前提,对症下药是关键。走好群众路线,关键是坚持问题导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群众得实惠。要围绕群众反映的住房、养老、就业、医疗等突出问题,把合理诉求一条条拎出来,推动问题一个个得到有效解决。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对于当场不能拍板解决、需要持续跟进的问题,明确责任人、公开时间表、画好路线图,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直到问题彻底解决、群众真心满意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