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一个政党有了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就会坚强有力,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就能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一名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
——《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习近平总书记《论党的自我革命》)
唐朝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八月,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搭建的茅屋被秋风吹破,又逢连夜大雨,他百感交集,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其中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表达了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风雨不动安如山”,即房屋稳固如山,无论面临多大的风雨,都岿然不动,后来也被用来比喻面对困境时的韧劲与定力,这种定力来自高远的志向、坚定的信念。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本”与“道”,是坚定的理想信念。百余年来,一代代共产党人汇聚在信仰的旗帜下,不求显达于世、不求暂得于己,为了理想信念前仆后继、舍生取义。有了理想信念,就能涵养“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的高尚品格,就能唤醒“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面”的觉悟境界,就能激发“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担当,就能拥有“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强大定力。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拥有14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手握科学真理,脚踏人间正道,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我们信心十足、力量十足。新征程上,任凭世界风云变幻,我们都要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乱云飞渡仍从容”,坚定理想信念,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在磨砺中经受洗礼,在困境中敢于胜利,一切将如青年马克思曾经的预言:“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