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邢建平)4月16日,在京津冀机器人大赛暨第二届雄安国际机器人大赛廊坊先进技术初赛开幕式上,廊坊机器人密度调查指数正式发布,首次系统测算了我市规上工业企业机器人密度,将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据了解,我市在全省各地级市中率先开展机器人密度调查,联合河北省机械研究院编制了《廊坊市规上工业企业机器人密度调查分析报告》。调查面向我市下辖各县(市、区),调研企业所属行业类别涵盖食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25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
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我市规上工业企业的机器人密度达到464台/万人,接近全国470台/万人的平均水平,这表明我市智能制造转型步伐持续加快。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和高端装备产业机器人密度较高,分别达到762台/万人和616台/万人,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传统产业(如造纸和纸制品业、食品制造业)自动化改造潜力巨大。
近年来,我市深入落实省、市加快发展机器人产业决策部署,以场景应用为依托,以创新驱动为引领,进一步培育头部企业、强化试点推进、打造示范引领,全力推动机器人产业成体系、强应用、上规模,(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