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09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廊坊日报

宋焕章:骑着毛驴打鬼子

日期:04-10
字号:
版面:第B04版:第八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清明节,各地开展祭奠活动,缅怀先烈,寄托哀思。新华社发(张晓峰 摄)

县委书记骑毛驴,在今天看来已是天方夜谭,就是在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似乎也有些稀奇。然而,当年的冀中十分区确有这样一位领导干部。他就是宋焕章,霸县姚庄人,生于1919年。在1942年反扫荡的一次战斗中,他的左腿胫骨被打折,留下残疾。自那以后,他骑着毛驴,往来奔波于大清河北地区,坚持对敌斗争,直到1947年8月英勇牺牲。

1938年春,宋焕章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翌年初到冀中抗战建国学院学习,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回到霸县县大队任分队长。霸县县大队是一支年轻的抗日武装,人员成分复杂,政治工作薄弱,存在许多不安定因素。他到霸县县大队不久,就发生了副大队长靳国梁叛变投敌事件。他凭着高度的革命警觉性,于危急时刻挽救了大队三中队的战士,受到上级表扬,并被提升为三中队队长。

经过这次变故,中共霸县县委为牢固掌握住县大队这支抗日武装,县委书记高均亲自担任大队政委,调派孔岫生任政治处主任,各中队也加强了党的领导力量。但是,新提拔的副大队长郭凤来,却渐渐表现出与党的领导背道而驰倾向。高均、孔岫生、宋焕章等人发现问题后,及时向地委作了反映。地委决定,将其调任分区五总队参谋主任,同时调高均任五总队政治部主任;提宋焕章任霸县县大队长,孔岫生任政委。这次调动本意是在政治上挽救郭凤来,而他却心怀不满,企图率队投敌。因宋焕章和孔岫生早有提防,郭凤来无机可乘,只带了几个人叛逃而去。

1940年2月11日清晨,宋焕章带县大队一、三中队于永清县刘庄遭200多名鬼子包围。他临危不惧,沉着果敢,一面进行战斗动员,鼓舞士气;一面指挥各中队作战,打退敌人数次冲击。在这一仗中,县大队虽有一人牺牲,数人负伤,但给了敌人沉重一击。战后,他调任分区五总队第三营营长,不久又调至固安县大队任政委。

1940年冬至1941年春,敌人沿永固霸边境挖了一条很深的封锁沟,经由牛驼以南林城铺向西延伸到大清河北段胡庄,抗日武装活动范围日渐缩小。为恢复该地区工作,宋焕章于1941年5月,派中队指导员李润波带领20余人的精干部队隐蔽越沟。这支小分队敢打善战,依靠群众,巧妙地与敌周旋,终于站住了脚跟。1941年6月,大清河北被敌人拉网“扫荡”,情势十分危急。在这种态势下,他决定越沟北进,向李润波小分队靠拢,以便转入敌后坚持斗争。

事实证明,宋焕章派李润波深入沟北敌后是正确而主动的战略行动,使这支小分队在大“扫荡”中得以避敌锋芒,保存力量,为以后恢复开辟敌占区创造了条件。1941年秋末冬初,固安县大队活动日趋艰难。他与战友李润波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不但要和围追的日伪军斗,还要时刻提防叛徒的袭击和破坏。他们抱定一个宗旨,剩下一个人也要抗日,十来个人,形成一个精干的坚强集体。

1941年10月,地委决定将分区10个县合并为3个联合县。宋焕章被调任为三联县县大队长。1月19日,他率部与东进总队缑海楼部会合,活动在永清县的永定河两岸。一天夜里,县大队遭永清日军包围及时撤出,转移到永清以北的大良村。第二天下午3点多钟又遭敌人包围,他立即指挥部队紧急突围,不幸被打中了右手,负伤较重。

残酷的环境,频繁的战斗,使县大队人员越来越少。这一时期,宋焕章一直与三联县县长李士增、东进总队副总队长李大卫坚持在永(清)、安(次)结合部。1942年4月,地委决定以雄县、固安、永清、安次四县县大队合编为三联县县大队,宋焕章任大队长,赵克任政委,刘贺丰任副大队长,李润波任总支书记,凑成一支60多人的队伍。

宋焕章与赵克领导初建的三联县大队,利用青纱帐有利时机,抓住敌人疏忽之处,打了几个小仗,还配合县委恢复工作,打过一些伪大乡及零星战斗,鼓舞了人心,使老百姓增强了信心。

1942年秋初,宋焕章在霸县北邱庄被敌包围。他身先士卒英勇突围,左腿胫骨被打折,幸有通信员小赵和警卫员唐绍仲等将其背出,隐蔽在霸县李家营养伤。养伤期间,他以多年的政治工作经验,启发村干部,接近群众,宣传抗日,把李家营建成为抗日组织的堡垒村。但由于医疗条件有限,伤口虽然愈合,但留给他的却是一条不能站直的左腿,只能依靠拐杖行走。从此他拄着拐杖,骑着小毛驴经常深入敌后,到固安以东、永清以北的三联区协助区委书记李润波开展工作。地委见他坚持敌占区工作实在困难,后决定调他去地委交通部工作。

1945年11月,宋焕章调任定新县委书记。抗战虽然胜利了,但大清河北地区只是获得了暂时的平静,在边缘区不断传来内战的枪声。1946年7月,容城、定新两县合并,宋焕章调任新城县委副书记。1947年8月6日,国民党16军、94军和王凤岗部保安团在空军配合下,对大清河北进行长达月余的疯狂扫荡。为保存革命力量,地委指示战略转移,暂时撤离大清河北。他遵照上级指示,将县区武装转移到大清河南,但自己却留下做敌后群众的组织发动工作。

1947年8月9日,宋焕章在南宫井村召集各小组民兵和村干部会议,打算组织一次大规模的偷袭战,不幸被敌人发觉。他凭着久与敌人周旋的经验,巧妙摆脱了敌人,率60多名民兵和带枪干部向固安彭村一带转移。王凤岗部保安第三团千余人跟踪追剿。第二天,当他带领民兵转移到小宋庄村东的一块高粱地时,被敌包围。激战中,宋焕章不幸牺牲,倒在了他为之不屈奋斗的大清河北土地上。

(资料来源:廊坊市委党史研究室 本报记者 张甜歌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