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09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廊坊日报

暮雨潇潇忆故人 ■百夫长

日期:04-07
字号:
版面:第B02版:第六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傍晚时分,天色阴沉,细雨潇潇。坐在客厅翻看朋友圈,偶然看到有文友发文悼念四川文友王优。王优走了?我不敢相信,马上发信息过去核实。文友转来王优爱人写的一篇悼文。读罢,我才不得不承认这个残酷的事实:王优老师因病于2025年3月5日不幸离世!一时心慌气短,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昨晚,为搜寻一本杂志上的刊文,我在网上盘桓至深夜。最终,自己的那篇文章没有找到,倒看到王优的一篇散文。当时未加思索,只想第一时间将喜讯告诉给她,遂截屏、剪切、发送。

今天早晨,王优未回信息。以往,我转发给她的喜报,她都会及时回复,有时耽搁久了,她会说声“谭警官,抱歉……”但这次,似乎有所不同。按我对她的了解,她是个宽容而善良的人,不会无缘无故置之不理。白天,她仍然没有回复。直至傍晚,竟获知此噩耗,我才知道,她是再也不会回我信息了。

我平复一下情绪,打开她的公众号,细细读了一遍最后一篇刊文《这一年》:“写字四年,今年写得最少,发得最少。并不觉得惭愧,也不慌张——没有一件事情比活着更重要。”发文时间是2024年12月28日。我恍然醒悟,原来,她早已向我们告过别了,只是我反应迟钝,未曾觉察而已。想到这里,我感到鼻子有点发酸,只能尽力忍住。

回想与王优相识三年多的过往,许多片段开始一一浮现脑海:在所有文友中,她是唯一一个称呼我为“谭警官”而非“谭老师”的。在这特别的称呼中,有她对警察这个职业的尊崇,也有对我的信任。2022年的一天,我发现她的发文后面,所附个人资料十分简单,问她为何不申请加入作协,她回说“只想享受文字的快乐,而不愿被其桎梏”。去年6月,我在南充文联的一份刊物上发了一篇散文,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想一睹为快。她一口应充下来,马上找到文联的熟人,第二天一早就发来了样刊照片……

此生能与王优相识,皆因她空灵优美的文字。2021年12月的一天,在某晚报的作者群里,我贸然申请添加她为好友。很快,她通过了我的申请。那天,我们并未深聊。后来,我关注了她的公众号,方知她是四川南充蓬安中学的一名教师。自此,我将她视为自己文学路上的榜样,跟随她的脚步,慢慢地写,慢慢地发。按照我们私下的约定,2023年,我们先后申请加入了当地作协。昨日,我刚刚获知自己加入了省作协,想在她回复我时,顺便将喜讯告诉给她,却再也无从送达。在我写作最为困难的时候,她曾以自己的创作经历鼓励我,说只要我坚持下去,以后也可以上《读者》,甚至上《人民文学》。我信了,一直在努力坚持,她却走了,化作了一缕清风,去了另一个世界,去独自追逐她未竟的文学梦想去了。想到这里,我的心中开始隐隐作痛。

斯人已逝,惟余思念。王优的长眠之处,青山为伴,林木掩映,极为幽静而敞亮,这于爱好阅读和写作的她是相宜的。在《这一年》的最后,她写道:“余生最期待的是,‘去走更多的路,去爬更多的山,去更寂静的湖边漫步,像一条鱼,尾巴毫无顾忌地击打水面。’”终于,她解脱了,自由了。从此,她可以远离病痛、喧嚣、牵绊,安心在文字的海洋里徜徉。

夜已深,雨打窗棂,如泣如诉。一个人端坐夜色中,将王优公众号上的文字一篇一篇读下去。当读到“微信聊天,想了许久,只简简单单几个字,不敢再敲,怕多问一句,都是打扰。而心里,是有多少话想说啊!‘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终于再难自抑,卸下心中所有倔强,任由两行热泪缓缓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