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琼 本报通讯员 张庭怀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到处都是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牤牛河畔绿叶成荫的树林中,一对耄耋之年的老人在尽情地享受着春日的温暖。悠闲地漫步在树荫下,时不时地踢踢腿、扭扭腰,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就是固安县古镇牛驼二村退休多年的老教师董述章夫妇。
提起自己的退休生活,董述章笑言找到了新的努力方向:“这么多年的公益之路,让我确认了一件事,退休后不一定要选择在家颐养天年,还可以开启人生的另一段精彩旅程。”
1960年,年仅十八岁的董述章被分配到褚河港村担任初小教师。在工作中,他展现出了极高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十年间,他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不仅在教学内容上用心钻研,更是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他的努力和付出,为褚河港村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
董述章自小就对音乐有着独特的天赋和热爱。在任教期间,他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类文艺活动,逐渐成为学校文艺宣传队的重要骨干,不仅在校园内组织学生们唱红歌、唱样板戏,更将艺术的魅力带出校园,带领文艺宣传队走进田间地头。此外,他还经常带领宣传队走进敬老院,为那里的老人们带去欢乐和陪伴,用歌声为老人们送去温暖和关怀,不仅让老人们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更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1969年,董述章被调回原籍担任小学班主任。四十年如一日,董述章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他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每一堂课都充满了激情与活力,每一次与学生交流都充满了耐心与关怀。他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们的朋友和引路人。董述章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坚定、自信。
2001年,董述章与老伴一同退休后,他们深知退休并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人生旅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需要学会适应新的生活方式,调整自己的心态,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回首这40年的教学生涯,真是既有辛苦也有幸福。教育不仅丰富了我的人生经历,还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满足感。教育是一束光,照亮了学生们的人生道路,也让我感受到了一种特别的成就感。”董述章说,只要他们保持一颗积极的心态,勇敢面对挑战和变化,就能够在退休后的生活中找到新的幸福和满足。
于是,自2002年起,董述章与老伴开始了他们的公益之路,办起了公益补习班。每逢节假日,义务招收街坊四邻以及亲朋好友的小学生,为他们提供文化课程的辅导。这一坚持就是十余年。“补习班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的地方,更是一个大家庭。在这里,有20多名孩子可以学到知识,也可以感受到家的温暖。”董述章和老伴用他们的爱心和耐心,为孩子们铺就了一条通向未来的道路,他们的奉献精神,不仅影响了学生和家长,也感染了更多的人加入到公益事业中来。
如今,董述章与老伴都已经年迈,但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只要心中有爱,有责任,我们就可以在任何一个阶段都为社会做出贡献。”董述章的公益之路还将继续。人生需要不断努力,公益之路也永无止境,他将与众多热心人士一起努力,用最淳朴的公益理念回馈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