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组图片为游客在浩然文化村拍照留念,体验乡村烟火气。
在京津冀交界处,三河市段甲岭镇的群山环抱中,一座宁静的小山村正悄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这里是浩然文化村,原名后蒋福山村,因著名作家浩然及其作品《苍生》而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今已成为集文化展示、旅游观光、休闲体验为一体的特色乡村文旅胜地,吸引着游客前来探寻那段被岁月尘封的故事,感受文学与自然交织的独特韵味。
浩然文化小院:触摸文学巨匠的生活印记
踏入浩然文化村,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浩然文化小院。这座小院宛如一座时光宝盒,珍藏着浩然先生的生活点滴与文学成就。院内,正屋摆放着浩然生前使用过的照相机、录音机等个人用品,每一件物品都仿佛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让人不禁联想到他深入生活、笔耕不辍的身影。电子屏上循环播放着由浩然著作《苍生》改编的同名影视剧,熟悉的画面将人们带回了那个充满烟火气的年代。
讲解员介绍:“浩然先生一生秉持‘写农民,给农民写’的创作宗旨。他的作品如《艳阳天》《金光大道》《苍生》等,生动展现了中国农村的变迁与农民的生活百态。1986年,浩然先生来到三河,此后的二十多年里,他与三河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足迹遍布这片土地,为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漫步在小院中,墙上的一幅幅照片记录了浩然先生在三河的生活片段,他与村民们亲热交谈、一起劳作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他对这片土地和人民的热爱。这里不仅是对浩然先生的缅怀与纪念,更是一座传承文学精神的殿堂,激励着后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脉搏的优秀作品。
田大妈家:品味往昔岁月的烟火
沿着村路前行,便来到了田大妈的家。这座小院是根据《苍生》小说及电视剧场景复原而成,生动展现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冀东农村的生活风貌。
走进小院,土坯灶台、大土炕、八仙桌等陈设一应俱全。“这和我小时候在奶奶家看到的一模一样,太有年代感了!”来自北京的游客张女士说。在这里,游客们可以亲身体验当年农村生活的质朴与真实,感受那个时代人们的喜怒哀乐。
而在苍生映巷,以《苍生》小说和电视剧中的人、事、物为蓝本,通过精美的墙绘和实景复原,打造出了一个个具有强烈年代感的场景。墙绘上,田家父子去西小山背石头、留根相亲、留根买鞋等画面栩栩如生,仿佛将小说中的情节搬到了现实中。游客们纷纷驻足拍照,想要将这份独特的记忆永久留存。微风拂过,路边的野花摇曳生姿,让人对那个充满激情与梦想的时代充满了敬意。
一旁的振华贸易货栈、石碾子等实景,更是让游客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走在这条巷子里,就像走进了《苍生》的世界,能深切地感受到那个时代农村的生活气息和人们的精神面貌。”游客赵先生表示。
多彩文旅活动:让古老山村焕发生机
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入发展,浩然文化村积极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游客带来了独特的旅游体验。从国庆福山登山节、京津冀福山红叶节,到福山村晚、福山民谣音乐会,再到新年系列文化活动,每一项活动都吸引了众多游客参与。
今年春节期间,浩然文化村热闹非凡。大秧歌、小车会、舞龙舞狮、花车巡游等民俗表演轮番上演,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燕京八绝展馆内,景泰蓝、雕漆、花丝镶嵌等精美作品集中展示,让游客近距离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年味市集上,特色美食、文创产品琳琅满目,游客们穿梭其中,品尝美食、挑选纪念品,沉浸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
此外,村里还打造了沉浸式的乡村记忆演出、非遗体验、传统手工和艺术工坊,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深入了解当地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一处名为“后山咖啡”的农家小院,将现代元素与传统乡村文化完美融合,成为了年轻人喜爱的打卡地。在这里,游客们可以一边品尝香醇的咖啡,一边欣赏窗外的田园风光,享受片刻的宁静与惬意。
据统计,浩然文化村自开村以来,累计接待游客300万人次,拉动消费3000多万元。这些数据不仅见证了浩然文化村的火爆人气,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目前,浩然文化村二期升级工程福山大观商业综合体、天下第一福网红打卡点、浮光掠影楼等项目已与游客见面,闲置房屋的改造也为更多新业态的入驻提供了空间。未来,浩然文化村将继续围绕“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目标,深化文学IP与旅游、商业、科技的融合,打造京津冀地区文学旅游目的地和乡村文旅创新标杆。
苍生渠畔:聆听历史与现实的回响
穿过二郎庙小路,一座桥渠一体的拱形桥——苍生渠映入眼帘。桥上是灌溉渠,桥下是交通路,它不仅是村里的一处重要水利设施,更是《苍生》中的标志性场景。站在苍生渠上,耳畔仿佛响起电视剧《苍生》的主题曲:“花开花谢,赞亿万苍生……”
据了解,苍生渠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三河县环山渠(也叫创业渠)的一部分,历时1年零4个月建成,全长13.46公里,起点位于灵山孟各庄村西北泃河东岸,终点到后蒋福山村北。它的建成结束了蒋福山等地千百年来“旱时渴死牛,用水贵如油”的历史,为当地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它所承载的历史意义和奋斗精神却永远不会被磨灭。
站在桥上,看着不远处的龙江池,这座直径100米、深10米、蓄水量达7.85万立方米的蓄水池依然水波荡漾,见证着环山渠的辉煌,也见证着浩然文化村的发展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