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11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廊坊日报

打通大气污染防治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日期:03-19
字号:
版面:第B01版:第五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记者 吴琼)随着天气逐渐回暖,针对春季空气干燥,扬尘污染频发的特点,近日,广阳区多举措启动道路环卫保洁作业“春季模式”,强化道路湿扫保洁力度,降低扬尘污染,全部使用新能源湿式清扫设备,减少氮氧化物排放,对辖区道路保洁情况进行调研,合理调配车辆,切实做到清扫保洁全覆盖,进一步提高城市环境和空气质量。

2024年,广阳区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27,同比下降7.49%,其中PM2.5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56%;PM10浓度为7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79%。2025年,截至2月28日,广阳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94,同比下降12.57%,其中PM2.5浓度为4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PM10浓度为6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87%。

为有效保障辖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广阳区始终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当作全区的底线工作来抓,先后研究制定了“7+1”工作专班、“双包联双巡查”、“1511”网格化管理、“五防”综合管控等巡查、奖惩工作机制,并定期在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研究大气污染防治相关工作。同时,每周召开例会,就一周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并就下一步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通过压力传导,实现工作落实。遇到重要问题或时间节点,及时调度,重点推动,建立了从上至下,区、镇(街)、村(居)包联的网格体系,层层压实责任,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据了解,广阳区建立了全区污染源台账,其中包括工业企业、餐饮饭店、在建工地、裸露地块、料堆料场、汽修等,并就各项污染源实施季度更新,重点污染源实时更新,确保台账准、项目明。每年利用线上、线下或发放业务资料等形式,对全区网格员进行业务培训不少于2次,确保辖区网格员充分了解业务知识,及时发现制止污染问题,消除污染隐患。

针对在建工地管控,广阳区对52个在建工地进行每日巡查,开展建筑工地扬尘攻坚月行动,对相关问题进行全面“回头看”,并就施工现场扬尘治理进行专项整治,要求严格做到“六个百分百”“两个全覆盖”及工地出入口“3+2”措施;针对露天火点管控,按照“预防为主、及时发现、快速反应、即时处理”的原则,建立健全露天禁烧管控机制,实施“三方盯守+乡镇值守”火点平台管控模式,24小时紧盯市秸秆禁烧监管平台红外报警系统,及时将火情推送至所属乡镇处置解决,同时制作铁塔视频防控图,明确火点防控区域,压实村(街)网格员、乡(镇)网格长责任,加密巡查频次,加强宣传引导,每个村街至少安排4名专职巡查员,配备铁锹、打火鞭、灭火器等工具,在村街周边开展不间断巡查工作,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制止、第一时间管控,有效降低火点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