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11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廊坊日报

随叫随到的最美牧技员

日期:03-07
字号:
版面:第B03版:第七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开栏的话:

为推进“文化润廊”行动,以文化引领思想,用文化浸润民心,打造廊坊城市文化品牌,我市举办“文化润廊 百姓故事”专题宣讲活动,邀请基层一线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工作者,结合自身工作和成长经历,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以小故事折射大时代,讲述发生在百姓身边的故事,传播廊坊声音。

即日起,本报开设“文化润廊 百姓故事”专栏,用生动、平实、通俗的语言,通过讲述普通人物生活展现时代成就,通过抒发平凡情感展现家国情怀,通过文化力量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安全稳定营造浓厚氛围。

“我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我对农村和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香河县农业农村局何更田,1997年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一踏出校门,他就扎进了“三农”工作,不畏严寒酷暑,一干就是28年。

讲政策、发药品、送技术、解难题……28年间,何更田跑遍了香河县300个村街,把全部的爱心、耐心,无私奉献给了养殖户,把论文写进了养殖户的鹅舍、羊圈,把青春挥洒在香河广袤的农村大地上。因此,他先后荣获全国首届最美牧技员、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服务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

香椿营村是香河县的一个回民村,也是养羊专业村。过去,香椿营村散养户多、规模小,环境出了名的脏、乱、差,村里的防疫工作也是五百户兽医站的“老大难”问题。为此,何更田一步一个脚印走访所有养殖户,终于把牛羊的高效饲养技术,屠宰的相关法律、法规,向村民讲明讲透,帮村里建起了养羊合作社,协助村里建成了屠宰场,还利用互联网帮助养殖户寻找购销渠道。“目前,香椿营村经过屠宰检疫的牛羊肉,进入了京、津等各大城市的肉类批发市场和超市,回民村实现了整村致富。”他心满意足地说。

“2016年夏天,香河县残联负责人找到我,希望我能协助他们,帮助农村贫困残疾人养殖‘脱贫鹅’。我立刻就答应下来,要求自己必须得干成。”何更田说,自从把鹅送给户那天起,他的手机就成了这些养殖户的“连心热线”。发放鹅苗前,他对大家进行了高效养鹅技术的培训。发放鹅苗后,只要接到养鹅户的电话,不管刮风下雨,他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帮助解决养殖中遇到的困难。在他定期到养鹅户家中巡回指导下,养殖户的鹅苗成活率达到95%以上。

“老何,我的鹅都病了,老伴急得直哭,咋办呀?”2017年8月的一天,何更田忙完工作刚回到家,就接到许台村村民老许带着哭腔的电话。他饭都没顾上吃,第一时间赶到老许家,对病死鹅进行解剖,确诊鹅得了浆膜炎。随后他立刻指导老许对发病鹅进行药物治疗,避免了万余元损失。此后,老许逢人就说:“老何就是我们养殖户的主心骨,真心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残疾人的关怀和扶持。”

“老何,我的鲤鱼发病了,快来给我看看吧!”连旺养殖场老高打来电话,说他的500多亩鲤鱼苗突然出现大幅减料、炸群、烂鳃等症状。接到电话的何更田立即赶到鱼塘后,采了水样,通过实验室诊断,确定鱼感染了车轮虫,并指导老高对鱼进行治疗。10多天后,鲤鱼苗终于恢复正常。老高感慨说:“家底都押在这鱼塘了,多亏了老何的指导。”

像这样的事数不胜数,只要养殖户有需要,何更田随叫随到。他还积极拍摄短视频,为养殖户解决生产难题、推广新技术,把养殖户的手机变成了新农具。同时,他利用中国农技推广APP,为全国的养殖户答疑解惑,累计上报农情1.4万余篇,发表日志2.3万余篇,解答技术难题3.4万余个,获得好评1.5万余个。

锚定目标,铆足干。何更田就如老黄牛般,默默耕耘在“三农”工作中,以满腔的爱心和无尽的耐心,书写着更加靓丽的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