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汤吉夫文学馆志愿讲解团成员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本报通讯员 胡永鹏 供图
三月春风暖,志愿正当时。在学雷锋纪念日来临之际,成立于2022年3月的廊坊师范学院汤吉夫文学馆志愿讲解团以“立足校园、服务社会、传承文化”为使命,通过志愿讲解、文化宣讲、专业实践等形式,将雷锋精神与汤吉夫的教育理念深度融合,以雷锋光芒,传播文学力量,成为校园文化育人的一张亮丽名片。
以热情之火,书写服务华章
讲解团以廊坊师范学院汤吉夫文学馆为阵地,累计开展志愿讲解服务超60场次,覆盖师生及校外专家学者、校友超3000人次。无论是日常开放日,还是校庆、文化节等重大活动,讲解团始终冲锋在前。在2023年4月世界读书日,4名讲解员连续完成4场专题讲解,生动呈现汤吉夫的教育生涯与文学成就。2024年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第二届“汤吉夫文化节”期间,团队成员全程参与活动策划与现场服务,助力文化节成为校园文化品牌。
为提升讲解质量,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党委书记担任讲解团直接指导教师,带领团队成员系统学习汤吉夫生平、著作及教育理念,通过集体背稿、模拟讲解等方式打磨技艺。在2024年“汤吉夫文学创作与教育思想研讨会”期间,讲解团承担了校史与汤吉夫专题展览的导览工作,累计接待观众逾200人次。通过多场讲解服务,向来自全国的学者和校友展现了文学院从简易师范时期的国文教育到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的百年跨越。
以思想之光,凝聚精神力量
讲解团始终以“凝心铸魂”为宗旨,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融入日常实践。自成立以来,团队每年精心策划推出系列讲述活动,通过挖掘革命故事,以沉浸式讲解、微视频展播等形式,将静态的文学史料转化为生动的思政课堂。这一特色活动已连续开展3年,累计制作微视频30余期,成为校园文化中一张亮丽的红色名片。
队员们在服务中实现思想升华。2023年10月,团队为3批入党积极分子讲解汤吉夫的奉献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2024年10月,结合校史馆与文学馆参观活动,通过沉浸式讲解让入党积极分子深刻感悟党的奋斗历程。队员张天阳表示:“每次讲解汤吉夫先生的手稿与旧物,都让我深刻体会到‘以笔为剑’的文人风骨,这激励我在学业中追求卓越。”
以专业之韵,弘扬大师风范
讲解团深挖汤吉夫“开拓创新,慷慨包容”的精神内核,将其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紧密结合。团队深度参与文学院年度品牌活动“汤吉夫文化节”,将文学馆的史料整理、作家研究转化为文化节的鲜活内容。在为期一年的系列活动中,讲解团梳理汤吉夫手稿、书信及创作年表,结合征文比赛、书信写作等活动,强化学生对学科底蕴的认同感,更将汤吉夫的创新精神内化为专业发展的动力。讲解团成员还积极参与文学创作与教育研究,撰写论文4篇,参加创新创业比赛等获奖5项,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
2024年7月,通过开展“红色研学行”“绿荫书香行”“公益巡讲行”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推广语言文字知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今年2月,团队启动“馆忆风华,育启新程”系列讲解,探访留法勤工俭学纪念馆、中国管道博物馆等11处红色场馆,通过跨区域文化对话深化对革命精神的理解。这种“专业+实践”的模式,既提升了学生的师范技能与文学素养,又为传承大师精神注入时代活力。
几年来,汤吉夫志愿讲解团用脚步丈量志愿服务的厚度,以专业诠释文化传承的深度,用青春践行雷锋精神的温度。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党委书记苏晓梅说:“未来,将继续深化‘党建+专业+育人’融合模式,以‘汤吉夫文化节’品牌活动为载体,通过持续努力和创新发展,讲解团必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文化素养的优秀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