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为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改善经营主体感受,河北全省202个政务大厅均设立企业服务中心。2024年,全省企业服务中心总计代办业务106万件,组织银企对接活动3.1万余次,达成融资意向970亿元,帮助协调解决企业诉求7.5万件。
惠企服务做“加法”,审批流程做“减法”。2024年,国务院发布的第一批13个“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在河北全面落地实施。全省累计办理“高效办成一件事”相关业务10.9万件,累计压减跑办部门97个、办理环节104个、申报材料229个、办理时限222日,压减率分别达89%、89%、77%、67%。
提升要素市场活力值
天气转暖,位于廊坊市固安县的国科赛赋河北医药技术有限公司三期项目施工进度提速。这个项目将建设基因药物筛选中心、药理药效中心、安全性评价研发服务中心等,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新增年销售收入5亿元,新增就业岗位2000余个。
“项目投资最吃劲的时候,政府及时投入产业基金,还协调银行为我们提供‘项目贷’,解了燃眉之急。”公司总经理董延生说,2017年落户河北后,公司规模迅速扩张、业绩快速增长。政府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务实帮扶,让企业的发展信心更加坚定。因为看好发展前景,公司已启动三期项目建设,加大“逆周期”投入,抢占未来先机。
要素保障是推动发展的关键环节,河北省聚焦企业急难愁盼,大力推动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资源跟着项目走、围着产业转,努力为企业提供充分展拳脚、专心谋发展的营商环境。
强化金融服务,增强发展资金支持。聚焦破解企业“首贷难”“续贷慢”,河北推进首贷续贷服务中心试点创建工作,各试点完善服务机制,上线数十种信贷产品,续贷审批要件、时限得到有效压缩。截至2024年底,全省范围共设立试点90余家,融资余额超过1000亿元。
有序推进“标准地”改革,降低企业用地成本。目前,河北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已全面实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同时聚焦区域评估审批服务,深化实施“多规合一、多证合一、多测合一”改革,区域评估成果共享,在降低企业用地成本的同时,明确投资强度、亩均税收、单位能耗等标准,推动项目建设尽早落地。
针对科技人才不足这一制约创新型企业发展的瓶颈,自2022年起,河北创新建立科技特派团工作制度,组织征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并为其提供“一对一”科技服务。2024年,306个科技特派团帮助企业攻克关键技术难题216项。科技特派团助力下,一大批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全省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8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已达2.49万家。
各类生产要素加速集聚,催动市场活力迸发。2024年,河北经营主体总量达889.97万户,同比增长4.29%。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合作增强,形成产业集群效应。目前,河北已有33个集群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50%,其中6个集群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50%。
锻造协同发展承载力
2024年10月,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在雄安新区启动区雁翎大街办公楼正式启用,标志着首家注册落户雄安新区的央企全面迁驻。企业入驻前,雄安新区启动(起步)区指挥部疏解建设组工作人员姚晨宇,每天都去现场盯办服务事项。
“从注册开始,一直到供地、审批、建设、竣工、投入运营,我们为中国星网提供全流程服务。企业梳理出问题清单,我们去跑办对接,让企业没有后顾之忧。”姚晨宇说。
雄安新区将优化营商环境与便民服务有机结合,专门设置“便民热线—营商环境专席”。慧来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招商部部长许佳告诉记者,他没跑一趟腿,就为公司办好了从北京到雄安新区的跨省迁移手续。
在廊坊市固安县的永定城·京津冀固安国际商贸城,一辆辆满载货物的车辆正发往全国各地。在这里,北京疏解商户享受多种优惠政策,获得交通保障、拓客引流等服务。
固安县行政审批局副局长赵华介绍,当地成立了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对接联络办公室,组建重大项目服务中心,在疏解商户集中入驻前就进入企业现场办公,提供一站式服务。
在大厂回族自治县政务服务中心,专门开辟的北京城市副中心一体化政务服务专区环境温馨。家住大厂的居民王艺祯来到这里办理北京公司的道路货运车辆年审,仅用20分钟便办好了这项跨省涉企事项。
让数据多跑路、快跑路,让经营主体少跑路、不跑路,为项目配备“管家式”帮办员……河北抓住用好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持续提高政务服务质量,大力提升各平台承接能力,更好推动重大国家战略落地实施。
河北持续破除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与京津共同推出一批改革创新举措。截至2024年底,京津冀1053个事项实现“跨省通办”,社保卡实现交通、旅游、人社、政务服务、就医购药等5个场景“一卡通”。河北还强化科技成果“供需清单式”对接,建立技术产权交易联合发布机制。2024年,全省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34.8%。
“今年,我们正在谋划实施京津冀协同创新专项,组织行业龙头企业牵头,联合京津优势科研力量组建创新联合体,围绕京津冀共建的6条产业链,共同实施‘卡点’攻关。”河北省科学技术厅负责人说。
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进步最明显省份,经营主体总量持续增长,引进央企二、三级子公司取得历史性突破,常住人口由长期净流出转变为净流入……在河北,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正在孕育滋养更多发展硕果。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河北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河北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锲而不舍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更有利条件、更广阔空间,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原载《瞭望》2025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