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11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廊坊日报

民生服务加码 幸福生活升级

日期:02-25
字号:
版面:第A02版:第二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上接第一版)

进一步提升社保经办服务效能,三地还联合建立社保经办服务协同机制,推出转移申请、待遇资格认证等21项社保“同事同标”协同事项,实现工伤认定、工伤跨省就医直接结算、劳动能力鉴定等互认互托。联合开展11项帮办高频事项,打通数据共享渠道,实现数据共享共通,方便三地民众就近享受社保服务。同时,开设京雄社保经办窗口,将北京社保经办系统终端延伸至雄安新区,实现疏解单位和人员社保业务京雄同城化办理。

养老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领域。

“这里环境优美,我每天写写字、遛遛弯儿,还有专业的护士随时照看,日子过得特舒心!”日前,在廊坊市香河县大爱书院养老中心,北京老人胡克娴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幸福的养老生活。

该养老中心采用公寓式养老模式,配备图书馆、健身房、游泳池、茶艺室等50多类一站式养老文化活动空间,设置多种文化课程和娱乐活动,吸引了700多名老年人在此养老,其中90%以上来自京津。

提升康养服务质量,让“跨城养老”安心舒心,河北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等,对标京津高水平养老服务和高端化养老需求,着力构建“一区(环京24县市区养老核心区)、一圈(高铁1小时养老服务圈)、三带(燕山、太行山、沿海康养休闲产业带)”养老产业发展格局。截至目前,京津来冀康养老年人已超16.7万人。

上学、看病,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近日,一节跨越京雄两地的“双师课”在雄安史家胡同小学开讲。青年教师张小涵打开智慧教育平台,通过远程连线,与身处北京史家胡同小学的资深教师龚丽合作讲课。两地学生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教育是民生之基。推动京津优质教育资源“跨省过河”,河北不断深化与京津在基础教育办学上的合作,组织省属骨干高校广泛对接京津“双一流”高校,助力全省教育发展换挡提速。

截至目前,314所京津优质中小学幼儿园与我省496所学校开展跨省办学合作,5所部属院校对口帮扶我省10所县域高中,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

1月11日,沧州市中心医院妇三科示教室里异常热闹。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的专家与本地专家开展了一场病例分享、专题授课活动,并为多名疑难病患者提供了诊疗方案。

让更多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上北京名医,河北不断深化与京津医疗卫生协同,京津冀医联体增至115个,实现设区市全覆盖。三地914家医疗机构实现60项检验结果互认、686家医疗机构实现50项影像检查资料共享,推动河北医疗水平不断向“京津标准”看齐。

发展向新,民生向暖。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棋局里,民生改善是最生动的注脚。

河北将紧密与京津并肩携手,不断推进民生领域协同发展,积极拓展京津劳务市场,健全三地社保经办风险联防联控机制,实现更多事项跨省市通办、智能联办,助力更多“民生愿景”变成“幸福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