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廊坊经验” 永清法院成功调解一起劳务合同纠纷案件
日期:02-24
本报讯(记者 盛嘉敏)近日,永清法院成功调解一起劳务合同纠纷案件,双方当事人最终握手言和,案件顺利办结。
张某是从事地质勘探工作的技工。2019年至2023年,白某雇佣张某从事地质勘探工作。2019年至2022年11月的工资,白某已经结清,2022年12月至2023年5月的工资却一直没有给付张某。为此,春节前,张某多次找到白某索要工资,白某迟迟没有给付,双方矛盾日益加深,对立情绪明显。
为尽快拿到工资,春节过后,张某第一时间到永清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白某支付工资款。受理案件后,干警迅速和白某取得联系,耐心做其思想工作,引导白某理解体谅张某心情,尽快支付工资。在干警多次“背对背”调解下,双方矛盾有所缓和。于是,干警果断抓住这一时机,将二人聚到一起,再次进行调解,耐心细致地释法明理。最终双方达成协议,白某当场给付工资款,张某提出撤诉。
该案从立案到撤诉,仅用9天,减少了当事人在诉讼上花费的时间,是“廊坊经验”应用的成功案例。
记者手记:“廊坊经验”起源于二十世纪50年代。时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马锡五在永清县别古庄法庭蹲点调研,系统总结廊坊地区调解经验,并指导审判实践。
“廊坊经验”来源于基层,发端于司法服务的前沿阵地。一直以来,永清法院坚持结合案件特点,将“廊坊经验”应用到案件办理过程中,有效减轻了群众诉累。
我市各级法院不断深化调解理念,深入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增强了人民群众在司法案件中的获得感、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