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邢建平 通讯员 刘岳峰)市本级1482个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全流程网办;“区域通办”3.0版正式实施;截至2024年12月末,经营主体数达68.21万户,同比增长7%,位居全省第一……近日,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我市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持续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强化改革创新、科技引领、数字赋能、试点带动,全市营商便利度显著提升,满意度、感知度不断增强。
制度是工作推进“利器”。2024年,我市出台《2024年项目建设攻坚突破和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专项行动方案》,聚焦重点领域,狠抓提升;印发《廊坊市亲清政商交往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试行)》,进一步规范政商交往行为;与通州区联合印发《2024年廊坊市北三县与北京市通州区营商环境协同改革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推动营商环境一体化协同发展;在出台廊坊市“人才十条”的基础上,迭代出台企业“人才六条”,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全市营商环境政策制度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在此背景下,全市政务环境、市场环境、要素环境、法治环境、信用环境持续向好。
极简审批,政务环境更加智慧高效。市本级1482个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全流程网办。企业开办所需登记注册、印章刻制、社保登记、发票申领等各环节全部用时压缩至2个小时内完成。全市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到取得施工许可压缩至36个工作日以内、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项目压缩至12个工作日以内。实行“水电气暖网”联合报装,其中用电报装最快实现4小时送电。政务服务“区域通办3.0”版全面上线,“通武廊”高频便民事项和涉企服务事项全面实现“异地一体化智能联办”,京津环廊地区政务服务“区域通办”覆盖率达到100%。全年市本级共完成工程建设项目和政府采购公开招标项目652个,交易金额235.35亿元,节约资金3.65亿元,“双盲”评审覆盖率100%。
极致服务,市场环境更加公平有序。高标准建设企业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定制化、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管家式”帮办、代办、陪办助企服务。推进“走访解促”不断走深走实,搭建“政企直通车”服务平台,打造诉求提报、政策服务、金融服务、人才服务、协会服务、外贸服务六大功能模块,2024年全市通过“走访解促”累计发现问题6123个,已解决问题5921个。市场活力进一步增强,截至2024年12月末,全市经营主体总量达到68.21万户,同比增长7%。
极准监管,法治环境更加公正透明。连续出台《廊坊市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十项措施(试行)》《廊坊市提升行政执法质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实施方案》,发布《廊坊市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事项清单(2024年)》的通知,推进柔性执法、规范执法、包容监管、容错纠错。推广“综合查一次”,推行“非现场”监管、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组织开展联合执法,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干扰,2024年较2023年联合执法“综合查一次”同比增加5%,采取轻微违法包容免罚措施处理案件同比增加191%,非税罚没同比下降39%。推行“阳光执法”,做到“一企一码”“扫码执法”;(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