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具有强大发展动能,能够引领创造新的社会生产时代。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是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将会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创新动力。
发挥统一战线桥梁纽带作用,汇聚发展合力
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全面领导,秉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原则,深化大统战工作格局。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国家的政策措施,激发统一战线成员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举办文化节庆活动、艺术展览、学术交流等,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建立健全多层次、多领域的沟通机制,为统一战线成员提供表达意见、交流思想的平台。
汇聚人才资源。进一步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统战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和创新精神。建立高端人才库,创建国际人才中心,创新研发平台和人才交流平台,促进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同时,鼓励和支持统一战线成员参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关键领域的发展,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新活力。
推动项目合作。广泛争取政策、资金等,支持统一战线成员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等活动。引导和推动统一战线成员之间的项目合作和资源共享。通过共同开发新项目、新技术、新市场等方式,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发挥统一战线人才优势,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统一战线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区、各行业的杰出人才,他们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拥有很强的跨领域协作能力。此外,许多统一战线成员拥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丰富的海外工作经验。他们或者曾在海外工作,或者在国际组织中担任要职,或者参与跨国合作项目。这些经历不仅拓宽了他们的视野,还使他们掌握了很多先进的理念、技术与方法。这对于促进我国科技创新、与国际接轨,提升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实力,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通过发挥统一战线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促成与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及国际知名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的合作。通过建立联合实验室、开展联合研发项目、举办国际创新论坛等多种途径,引入国际前沿技术和理念,推动企业与全球创新网络的深度融合。同时,优化外籍人才引进政策,为国际人才工作与生活创造优质环境,从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高地。
强化政策引导和支持,从人才流动、创新激励、创业扶持、知识产权保护等多维度入手,完善相关政策和配套服务,构建开放、包容、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推动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创新能力的持续增强,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与壮大奠定坚实基础。
发挥统一战线智力密集优势,助力民营企业科技创新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融合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主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给出了进一步壮大民营经济的“金钥匙”,也奠定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底色和基调。
引领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发展,首先要汇聚统一战线资源,促进民营企业间的协同创新。可通过举办多元化活动,促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技术转移机构及投融资机构等多方合作,建立一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研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协同创新平台,形成长期稳定的利益共同体,加速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其次,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智力密集的优势,引导民营企业聚焦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在巩固自身特色优势的同时,积极探索提升关键产业技术实力与价值创造力的新路径。针对制造业与服务业,需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深化人工智能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应用,并广泛应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于传统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如研发设计、金融服务、交通运输、供应链管理及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数字化升级。同时,要强化服务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培育并推广数字商贸、数字教育、数字出行、数字文化、智慧旅游、数字健康等引领性、示范性、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品牌与标杆。
再次,要发挥好统一战线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功能,鼓励民营企业参与重大科技攻关,牵头承担工业软件、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基因和细胞医疗、新型储能等领域的前沿探索及攻关任务。要鼓励企业充分利用算力资源,降低企业使用算力资源的成本,促进AI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激发算力市场活力。要支持民营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激发企业在工业软件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创新活力。要为民营企业量身定制数字化解决方案,助力其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提升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