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12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廊坊日报

大力提振消费 扩大国内需求

日期:02-14
字号:
版面:第B02版:第六版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针对今年的宏观政策提出“更加积极有为”,除了财政政策从“积极”到“更加积极”、货币政策从“稳健”到“适度宽松”之外,最大的变化是从“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到“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要求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并将其列为九大重点任务的首位。这表明,以提振消费扩大国内需求成为当前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

◆大力提振消费是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的迫切要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风险隐患仍然较多。这表明,面对外部环境不利加深和国内需求不足的现状,急需找到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点。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中,消费和投资属于内需,出口属于外需。

在外需方面,海关总署2025年1月13日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43.85万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出口总值为25.45万亿元,同比增长7.1%;进口总值为18.39万亿元,同比增长2.3%。虽然2024年我国外贸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实现了总量、增量、质量的“三量”齐升,但是我们仍要清醒地认识到,今年我们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地缘政治、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影响上升,外贸稳增长将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相比外部需求,国内需求不足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3%和3.4%,不仅低于同期GDP实际增速(4.8%),也低于同期进出口总额增速(5.3%)。内需不足,意味着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这和就业压力等紧密联系在一起。针对当前经济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我们需要提振的是消费需求而非投资需求。扩大投资需求短期内可以拉动总需求,但从中长期看,必然会进一步扩大供给,加剧供大于求的矛盾。因此,在会议中提到,“要紧抓关键环节完成好明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针对需求不足的突出症结,着力提振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

◆如何扩大消费需求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底层逻辑在于两点:一是让居民手里有钱,不畏现在,能消费;二是让居民心里有底,不惧未来,敢消费。

居民能消费,要以收入为保障。稳定的收入是居民消费的重要保障。怎样实现收入稳定呢?

第一,增加就业。202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222万,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下大力气解决年轻人,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我们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一任务被写进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决议里。由此可见,这一问题已经引起国家高度重视,并要下大力气去解决。

第二,增加国民收入中居民分配的比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对持续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作出部署,提出“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居民占比偏低,且城乡、区域、行业间差距较大,这一问题将会逐步得到解决。目前我国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在38%左右,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第三,让居民的存量财富升值。什么是存量财富?比如股票、房子等。相关专业人士认为,中国居民存量财富60%在房地产上,还有部分财富在股票、债券、基金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股市稳楼市,就是让大家的存量财富升值,通过存量财富升值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

居民敢消费,需要以信心为底气。对未来有良好的预期,居民才能充满信心,可以放心消费。如何让居民对未来有信心呢?

一是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当前居民最大的担心就是教育、养老、医疗、住房等问题。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更好地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住有所居等民生愿景。二是让他们对未来收入有稳定的预期,实现预防性储蓄下降。

◆2025年多策发力提振消费

大力提振消费是2025年的首要任务,必须综合施策、多点发力。

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从财政支出的力度来看,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财政支出,有助于财政政策更好地发挥逆周期调节功能,带动总需求扩张,稳定社会预期。此外,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规模扩大能够为财政政策提供更多资金支持。从财政支出的结构来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这样能够更好地带动居民释放消费需求。

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大的亮点是明确2025年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货币政策宽松,对资本市场会起到提振作用,也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房贷利息负担。

“两新”政策是今年促消费最核心的手段。“两新”就是指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两新”中第一“新”是面向消费者的,比如去年推出的汽车以旧换新和家电以旧换新。第二“新”是面向企业的,也就是对企业的设备改造进行升级补贴,重点补贴对象是制造业、新兴产业和节能环保领域。对消费品的补贴今年扩大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数码产品。“两新”政策可以发挥四个作用:一是通过消费品以旧换新来拉动消费端需求;二是以消费端需求拉动企业端需求,带动企业更新设备;三是由于所有消费品补贴的前提是必须符合“绿色节能”标准,加速了“绿色中国”的环保转型;四是企业设备更新其实就是带动产业升级,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提振消费的关键在于稳定居民收入和就业,全国80%以上的城镇就业是由民营企业提供的,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创造良好环境是提振消费的基础支撑。推动民营经济更好发展,一是要推进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尽快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为民营经济提供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二是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健全多层次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和问题解决机制;三是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一些企业的内卷式竞争不仅加大了物价下行的压力,也冲击到大量中小微企业供应商,企业利润率的下降会抑制投资意愿。以“远洋捕捞”为典型的杀鸡取卵做法,更会对营商环境带来难以弥补的伤害。

稳住楼市股市。2024年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2025年,房地产支持政策还将持续发力,并可能以更大力度实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这意味着,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作为居民“财富蓄水池”,不仅是稳定预期、激发经济活力的重中之重,还是去年居民预期和内需持续偏弱的核心因素。通过稳住楼市股市,修复居民财富效应,促进消费复苏,将是2025年扩大国内需求的主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