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雅淇)精美的景泰蓝工艺品、特色的烙画葫芦、别致有趣的吹糖人……一踏入首届廊坊国际年货节会场的非遗文创展区,每个展台前都挤满了观看非遗技艺和购买文创产品的游客和市民。
“这个花丝镶嵌果盘颜色真美,做工真精致。制胎、掐丝、点蓝……”12岁的李明宇徘徊在非遗文创展的“燕京八绝”区域内,对花丝镶嵌的果盘看得认真仔细,一边念,一边在小本本上逐字记下景泰蓝的制作工序。
“花丝镶嵌包含了多少项工艺?”“雕漆的历史有多少年?”面对游客们提出的问题,在场的工艺师们耐心解答,游客们仿佛穿越时空,见证了“燕京八绝”的历史变迁。
如今大家对非遗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加入了很多传统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非常受欢迎。“结绳技艺从远古时期结绳记事开始,一直延伸到现在。这些成品都是师傅们手工编织而成。这款平安如意结,俗称中国结,编一个成品大概需要两个多月的时间。”结绳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任辉一边编手绳,一边向大家讲解技艺的由来。
传承人们的一双双巧手,让非遗技艺活了起来,市民和游客们不仅可以目睹非遗作品的诞生,也可以参与制作,现场体验非遗技艺。“葫芦烙画讲究细致入微,铅笔勾出轮廓,电烙铁再游笔烫烙。大家可以定制自己喜欢的图案、文字,现场作图、烙画,乐趣无限。”葫芦烙画展位负责人缴艳霞说。
吹糖人、画年画、写春联,在非遗文创展区,浓浓的年味儿弥漫在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