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12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廊坊日报

红木大道看发展

日期:02-11
字号:
版面:第A02版:第二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上接第一版)

■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走进廊坊檀锦阁红木家具有限公司展厅,紫檀茶盒、创意冰箱贴、千斤凳、红木盲盒……一件件充满创意的红木文创产品映入眼帘,品种丰富且设计感十足。

檀锦阁不仅售卖传统的红木家具,还针对不同用户需求制作了红木伴手礼、手工文创、红木软装配饰等文创产品。此外,该企业积极探索“网红+直播+电商+物流”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新颖的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关注,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廊坊檀锦阁红木家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茜说:“檀锦阁通过建立线上商城、直播带货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目前,共开设线上门店13家,每天订单4000单左右。”

大城县六成以上文玩小件商户开通了网上直播带货业务,生产企业均建立了网络销售平台或网站。通过视频互动、线上体验,提高消费者对红木家具、红木小件的认知度,拓展红木文化的影响力,让互联网销售成为提升销售量的常态化方式。

除了在销售模式上创新发展,大城红木人深入挖掘红木家具制作技艺,在传承红木工匠文化的同时,积极探索新技艺,与时俱进,研发年轻人更加喜爱的红木产品。

在大城红日古典家具有限公司的雕刻车间,工人正在木板上进行图案的绘制雕刻。“我们运用影雕工艺,由于前期不附图纸,雕刻面平而不凸,制作难度大。”该公司车间生产负责人翁志富介绍,影雕是应用于石材的一种雕刻手法,以刀为笔、以木为纸,生产出的产品像工笔画一样栩栩如生,被称作“石头上的刺绣”。2017年,红日家具把这种刺绣般的工艺应用到家具生产,成为北方地区少数掌握这一技术的企业之一。

红日家具不断创新雕刻工艺,除了影雕,还自主开创了九层云龙雕刻技法,在工艺之路上不断创新,让企业的产品既保留了传统工艺的精髓,又融入了现代科技与时尚元素,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大城县不仅在产品创新上发力,还致力于打造红木文化“名片”,高标准建设的中国红木城应运而生,成为红木产业的重要集聚地,形成了规模庞大的交易市场。

“目前,红木城已入驻700余家商户,每周二的红木大集,摊位达2000余个,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参观购物。”中国红木城商管部副总经理张龙华说,下一步,中国红木城将融入更多的文旅元素,加强线下和线上的宣传推介,提升服务质量,吸引更多游客来打卡游玩。

■就业创业增收致富

在红木大集上,各类红木制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各个摊位前围满了挑选商品的顾客。“我们的红木礼品高端时尚、种类齐全,适合各类人群。每周二红木大集,来购物和游玩的人特别多,生意十分红火。”红木商户杜红涟说。

由县城东部的南赵扶镇兴起,大城县的红木文化产业经过40年的发展壮大,已成为县域特色传统产业之一,辐射周边7个镇80多个村街,产品包括椅凳、桌案、床榻等6大类80余种,畅销中外。该县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红木家具生产基地和交易集散地,南赵扶镇基本上家家有手工作坊,户户都熟知打磨技艺。“大城红木家具人”劳务品牌由此而生。

“自从做了红木折扇之后,产量一点点在扩大,收入也越来越高。随着订单越来越多,我们带着亲戚朋友一起干,现在每年稳定能产出5万把左右,生意越做越红火。”大城县小李庄村的李玉成说,把红木边角料做成工艺品销售,大家在家门口就能挣钱,现在,全村七成多的村民都在从事红木小件的加工制作。

近年来,大城县积极鼓励和引导红木生产企业丰富产品结构、提高制作技艺、降低生产成本,推动传统红木产业不断提档升级,形成集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红木产业链,并通过政策扶持、技能培训、人才服务等一系列措施,有效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创业、增收致富。

此外,大城县举办形式多样的招聘活动,积极帮助企业引进人才。每年年初的用工高峰期,大城县都会在中国红木城召开红木产业专场招聘会,并组织企业赴院校进行校园招聘,让更多大学生实现家门口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