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县檀锦阁红木文化创新基地的工作人员正在直播销售红木产品。(资料片)本报记者 董旭旭 摄
出廊坊市区一路南行,经廊沧高速大城东收费站驶出,很快就来到大城县红木大道。沿红木大道向东行驶,红木展厅一字排开,鳞次栉比,一眼望不到头。古朴典雅的中国红木城,商贾林立,蔚为壮观,前来参观选购的全国各地的商家和游客络绎不绝。
■传统技艺匠心传承
小到手串、手把件,大到家具、根雕艺术品,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文化的烙印和传承。大城县的红木制作技艺起源于明清时期,传承京作器型和工艺,选用国家标准认可的名贵深色硬木,做工考究、高贵典雅,是京作红木家具的典型代表。
走进紫逸祥艺术馆,一阵阵天然的红木清香扑鼻而来,一件件精美的红木家具映入眼帘,富丽堂皇的“宝座”、厚重古朴的衣柜、简约大气的条桌、方圆结合的圈椅,还有那些美轮美奂的雕花镶嵌工艺,营造出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
“我们以京作流派的家具制作工艺为基础,继承和发掘了各种古典家具的传统工艺,包括榫卯结构、大漆工艺、檀雕等技艺,使中国家具制作的经典文化得以延续。”紫逸祥红木艺术馆店长宋丹说,以工匠精神和艺术创新为基础,公司将打造出更多具有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家具。
大城的红木家具制作技艺传承有600年的历史,历经明清两代大城宫廷工匠相传至今,以传统的榫卯工艺、丰富的文化内涵、高贵典雅的风格特点在全国享有广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一整套家具不用一颗铁钉,即使放置百年,依然不散、不腐。
河北紫逸祥红木家具有限公司打造形成集生产维修、木材交易、展示销售等于一体的红木家具产业链。目前,该公司生产的“血檀大师”系列明清仿古家具,已出口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在坚持红木家具国标基础上,大城县制定了大城京作红木家具制作通用技术标准,并以紫逸祥、宝德风等老牌红木家具生产企业为依托,推出独到的技艺、精美的作品,有力提升红木文化产业的品牌效应和拉动作用。
为传承红木文化、培育工匠人才,大城县还通过政策扶持、技能培训、人才服务等一系列措施,精心培育“大城红木家具人”劳务品牌。目前,该县红木文化特色产业集群已创建省级名牌8个、市级名牌22个,宋玉顺等28人被评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下转第二版)
本报记者 马壮 李虹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