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窗外的鸟儿叽叽喳喳地吵闹着,俏皮地从这边树枝飞到那边树干,一听便是翅膀硬了刚学会飞翔的小鸟,正高兴地分享着离开妈妈羽翼的兴奋,交流着初学飞翔的乐趣。没起床,便能感受那充满活力的生命,就算在这比较冷的冬天心也是暖暖的。
仿佛又回到了老家。老家的窗外有一棵桂花树,尽管是寒冷的冬天,桂花树依然那么青绿。早晨,依旧是被一阵鸟叫吵醒。好多年都没有在老家看到鸟儿,听到鸟叫了。
或许是不常回家的缘故,或许是近年来生态环保做得好的缘故,今天的天气真好,无雾,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太阳快要从东方升起,朝霞已印染了天空,透过窗户照进我的房间,一下子便洗净了昨日的舟车劳顿。昨日,雅西高速大雪,封路,买好了汽车票准备回家过年,匆匆忙忙换成火车票,直至凌晨才到家。知我要回家,妹妹在火车站等候,侄女儿一直未睡,看到我回家穿着睡衣便出来了,那一刻心中着实感动。叫醒了父母,看着已经铺好的床被,瞬间觉得温暖极了。
一到春节,想到能回家,心情就格外激动,像极了学生时代还未放假便归心似箭的情形。这是一年来我特别期盼的日子,就算离家再远,时间再久,心还是想着它的。因为那儿始终有一种牵挂,一种割舍不断的情。
我高兴地起床,开窗,出门,寻找它们的身影。乡村的空气格外清新,好久都没有这种放松的感觉了。路边有母亲种的蒜苗、生菜、儿菜、萝卜、豌豆尖等各类蔬菜,田里的油菜已有一尺多深,远处的竹林依然那么熟悉。因为老家是平原,走出村庄,一眼望去,四处都是绿油油一片。
左邻右舍的伯伯婶婶、哥哥姐姐都陆续起来了。打扫门前院坝,收拾田里庄稼,闲聊几句家常,一天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再过两天就是除夕,最紧要的便是挂灯笼、贴对联。站在门口吆喝一声,邻家的弟弟妹妹们都出来了。搭梯子,沿着几家的房檐口牵一条线,拿出自家的灯笼折好,两个大灯笼间隔一个小灯笼,大家伙儿相互帮衬着,一会儿时间灯笼就挂好了,对联也贴完了。看着随风飘动的红红的灯笼和同样喜庆的对联门神,春节的氛围一下子就浓厚了。
年夜饭依然是除夕的重头戏。尽管父亲的脚还未痊愈,但还是从头一天便细心计划着菜品。腊肉、香肠自是不必说,还有红烧鱼、酸菜鸭子、凉拌土鸡、豆腐包子等二十几个菜。家里的柴火灶从年二十八就没有停过,我也只是简单地打打下手,帮不上什么忙。
大年三十中午开始,便会听到村里村外传来忽远忽近的鞭炮声,声声入耳。鞭炮一响,就是那家开始吃团年饭了。但是吃团年饭最开心的肯定要属孩子们,因为压岁钱是少不了的。虽然成年人对于过年不像小孩那么期盼,但“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句歌词却不知唱出了多少在外漂泊的游子的心声。每到春节,天南海北的大转移,不就是为了这一刻的团聚吗?
夜幕降临,站在村头,四周此起彼伏的烟花爆燃声不绝于耳,村里大大小小,老老少少都出来了,看烟花,放烟花。孩子们互相追逐嬉戏,大人们可以打打牌消遣娱乐,再陪着父母聊聊天守完岁,春节就有了它的意义,内心会觉得非常充实。
在家的日子总是过得那么飞快,但一切都是幸福的。岁月被时光雕刻,见了一年未见的长辈,看着他们慢慢变老,白发越来越多,更怀念他们的年轻潇洒;和兄弟姊妹聚了一聚,大家都已人到中年,回忆起小时候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仿佛就在昨天,一起闹着,笑着,醉着……
一晃又到了该要离开的时候,千般不愿,万般不舍,但还是不得不离开。父亲的脚还没有好,母亲又不小心摔了一跤,我不是一个善于表达情感的人,有时甚至还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发点小脾气。但终究还是挂念,还是不舍。
早晨醒来,已在德昌。时光明明就在眼前,那么清晰,那么深刻,但已经是昨天,一切又过去了,一切又回到现在。心突然又空落落的,像被什么挖空了似的,又变成了那个没有躯壳的幽灵,四处飘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着,重复着……
想着父母的鬓角已爬满白发,想着自己已到不惑之年,想着一双儿女也已长大,心中不免恍惚。那属于我们的光阴怎就走得那么快,那么匆忙?
时光啊,你慢些走吧,让我再陪陪父母,让我的心再在故乡停留,让我再回到那无忧无虑的童年,和朝气蓬勃的青春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