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12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廊坊日报

春联春意

日期:02-10
字号:
版面:第B02版:第六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又是一年写春联的日子。

刚进腊月,我就张罗着让女儿从网上买红纸。“姥爷,离年还有四个多星期呢,干嘛这么早买红纸?到时还怕买不到?”外孙问。“提前准备好,抽空我就写上几副,省得到时赶了。”

我从小就喜欢舞文弄墨。十岁时就为四邻八家学着写春联,尽管写得七扭八歪。过了腊月二十就忙活起来,我是有“求”必应,来者不拒。那时没有写字台,只好把吃饭的桌当写字台,断断续续写到除夕午饭后才结束。

参加工作后,就再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写春联了。可每年春节回家,看到桌上摆着红纸,我知道是老街旧邻拿来的。“这是乡里乡亲看得起你,一年到头不就是用用你写春联吗?家里的杂活不用你管,你专心写春联就是了。”老父亲似乎看出了我脸上一丝不满意的表情。我哪是不愿意给乡亲们写春联,是想趁着春节假期帮父母干点儿活,尽尽孝心。其实我是有备归来,每年都提前给这几家老街旧邻带回些春联的。

前些年父母相继过世。我只有年三十上坟祭祖时才回老家。午饭后,就到大街小巷转转,碰到老乡亲就聊上几句,更多是借机欣赏一下各家的春联。春联大多数是购买现成印刷品,花里胡哨的,内容大同小异。看上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只有极少数家门口贴得是传统的手工春联——红纸黑字,觉得还是自己手书的春联好啊!传统文化不能丢掉,想要什么内容都可以,有特殊要求的还可以现编现写。春节贴上人工书写的对联才有年味儿,才更有意义。

过去农村大门二门堂门水缸盆缶及猪圈鸡舍等地方,都要贴上春联,红色笼罩着农家。在农民的心里,他们祈愿:红色能给农民带来好运,红色能给农民带来大富大贵!

前年,老家被评为省级文明村。村干部也注重文化建设,分别成立了舞蹈队、秧歌队、大鼓队和书法协会,村里还聘请我为协会会长。每年有十几家小企业主赞助买来红纸笔墨,由能写毛笔字的人,为乡亲们写春联。每年的小年这天我就早早地赶回老家为乡亲们写春联。这样,城里的同事及左邻右舍的春联只有提前写了。

放学回来,外孙来打下手,帮助摆放春联。我的书房里墨汁飘香,写好的对联铺了满地,裁纸刀也已染成红色。外孙借机品读着春联内容,他告诉我在陈旧的词句里总能读出新意,新词中更能体会出新时代美意!

一横一竖,翰墨写春意;一撇一捺,红联送祝福。今年小年的头一天,我带着早就选好的春联内容去老家为乡亲们写春联。用我的笔,挥舞出一片春色;又描绘出一片红光;更写出了一声声祝福……年俗和着祈盼、憧憬、希望贴满了家家户户的门窗,角角落落充满了幸福喜庆与欢愉!

傍晚我从老家回城后,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看上去没有一丝的疲倦,高兴地告诉孩子们一天写了百副春联,还不时地讲述着乡亲们的精神面貌和家乡的巨大变化……

晚饭后外孙帮着我收拾着早已写好的春联,上等城里同事及左邻右舍来取。时针快指向十一点,这时远处传来隐隐约约的爆竹声。“姥爷,小年闹春意!你听那是农民伯伯欢庆的爆竹声。”我慢慢地推开窗户,一股风刮进屋里,这是早春的风,虽然还裹着寒意,但毕竟是春风了。“春天,被风唤醒了。再过几天千家万户又会被红色的祝福灌醉了。一个春意盎然,万紫千红的春天就要到来了”。我自言自语道。转过身,我抚摸着叠叠春联,春联映红了我的脸颊,外孙笑了,我也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