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12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廊坊日报

满城花灯荡春烟 ■史玉星

日期:02-10
字号:
版面:第B02版:第六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胜芳古镇,花灯满街。本报记者 张泰源 摄

春节期间,一场春雪之后,恰逢霸州文友相邀,来自廊坊市区和文安等地的朋友相聚于古镇胜芳。赏花会、转庙会,看花灯,人们一下子就被热闹和喜庆包围起来。

不必说流连于胜芳博物馆、王家大院、张家大院等历史内涵丰富的名胜古迹,也不必说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的一场场民间花会,单凭从嘎子村到丽华湿地,沿途造型别致、千姿百态的万盏花灯,就足以让人流连忘返,欣喜万分。

“数一数花灯上有多少个福字,加在一起是一个非常吉祥的数字。”导游的介绍既带着几分神秘又让人无比激动。走着,看着,笑着,数着,还没走出多远,就都数不过来。在这幸福的地方,到处都是快乐的笑脸,每一张笑吟满了愉悦,走在这带着幸福的人潮中,走在梦幻般界,谁还记得经过了多少“福地”,有多少“福”字?

胜芳古镇,是著名的“花灯之乡”。在胜芳,逛花灯的习俗由来已久。胜芳花灯始于明朝中叶,鼎盛于清末民国之初,成规模的灯展已存在一百多年。延续至今,既有苇篾、竹、绸缎扎制的传统花灯,又有融声、光、电为一体,体现了现代科技含量的大型灯组,不小盈寸,大的至数十米。2008年,胜芳灯会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成为京津冀知名民俗文化品牌。

有传承,有创新,真正做到了与时俱进。今年灯会主题为“千年古镇情,红火胜芳年”。与往年相比,此次灯会设立了“胜芳年”统一标识,推出了胜芳新春灯会吉祥物“荷宝”,从灯组布置到特色活动,凸显“胜水荷香”千年古镇的独特韵味,让胜芳的“年节文化”更清晰地从周边诸多庙会中凸现出来。既有花灯艺人自制展挂胜芳特色等传统花灯,也有将舞台染色灯、炫彩投影灯、光柱灯以及大型雾化机等现代元素融入传统灯会,将新春庙会、潮流快闪等与非遗和民俗相融合的创新,演绎了新时代的“胜芳年”。

赏花灯,白天看形态,晚上看神韵。各种各样的花灯呈现在眼前,造型奇特新颖,灯光五颜六色,一树树灯花、一盏盏灯笼、一条条灯带……应接不暇,游人宛如星河里。菏灯、鱼灯,自在地飘着,游着。 我们一行从嘎子村到文昌阁,沿着公路两侧到丽华湿地公园栈道,再到文昌阁。途经之处,、无灯不美,意蕴、造型、光影,美不胜收。层次美,远与近,越过冰面、雪地的反光,似乎芦苇也举起一盏盏花穗灯,交映镇街的灯火,月光,星光,铺展开来,构成难以描摹的美。站在湿地的栈道上,目光越过中亭河大桥上的灯,那平行延伸的灯光如同五线谱,一直谱写到桥那边五彩斑斓的文昌阁,充满着音律之美。

红火胜芳、童话胜芳、福到胜芳、水乡胜芳、璀璨胜芳五个观灯点里,形态各异的花灯吸引了众多目光。灯展区之间的苇塘里独具水乡特色的荷花灯鲤鱼灯、树上装点的各色串灯,将古镇装点的流光溢彩。璀璨的灯火点亮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承载着新年的欢乐。

经过披着彩灯的团结桥农贸市场,我不由得停下了脚步。这处由巨华街利用区位优势进行招商引资、占地约260亩的农贸市场,不但增加了村集体和农户收入,还为村民生活、就业提供了便利。前两年,我到这个地方就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搞过一次调研,将成功经验写入了调研报告,得到了决策层的肯定。一个好的村街带头人,就是一盏引领之灯。在霸州,在胜芳,像这样带领大家创新创造新生活的领路人,点燃了乡村振兴途上的一盏盏前进的明灯。

胜芳花会,是人们的狂欢节。花会热热闹闹,花灯年年有鱼。不枉这次胜芳之行,收获满满的快乐、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