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12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廊坊日报

我省累计建设5400万亩高标准农田

日期:02-10
字号:
版面:第A02版:第二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上接第一版)

2019年以来,我省每年重点支持10个左右工作基础好、积极性高的粮食产能提升重点县,整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每县年度建设规模均在5万亩以上。2023年,保定市纳入全国首批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计划利用3年时间,率先实现把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的目标。

2024年,我省推行高标准农田“以奖代补”项目,支持央企国企、涉农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为逐步将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探索有效路径,共立项实施“以奖代补”项目达60万亩。

作为典型的资源型缺水省份,我省坚持节水为先,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建设绿色高标准农田。2019年以来,全省累计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996万亩。

农田条件提升了,地也好种多了。通过水、土、田、林、路综合治理,我省高标准农田项目区节水增粮能力显著增强,耕地利用率提高3%以上,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10%以上,化肥、农药使用量下降10%以上,亩均粮食产能增加10%至20%。

提高耕地质量,实现藏粮于地,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一项重要举措。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我省综合实施土壤改良、障碍土层消除、土壤培肥等措施,有效提升耕地质量。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全省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为4.36,比2019年提升0.44个等级,耕地质量总体处于全国中等偏上水平。

高标准农田“三分建设、七分管护”,建后管护是农田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巩固农田建设成果,破解“重建轻管”难题,深州市不断探索建后管护模式。

“我们按照‘谁使用、谁管护,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进行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深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州市坚持“工程竣工、管护上马”,对已建高标准农田项目实行跟踪管理,全面监督工程的运行和管护情况,确保工程的永续利用,农田项目长期发挥效益。

高标准农田,建好更要管好。深州市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是我省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监管模式的生动体现。

据了解,我省制定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和质量管理、项目监管、竣工验收等制度,构建了全环节质量监管体系。全面应用农田建设综合监测监管平台,把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立项、实施、验收、使用等全过程信息上图入库,实现“有据可查、全程监控、精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