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12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廊坊日报

允许“店外摆摊”不妨成为惯例

日期:02-07
字号:
版面:第A04版:第四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近日,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喊”商户店外摆摊,引发网友关注。夏津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并不是该县第一次实行临时外摆,临时外摆主要为了方便市民购物,同时促进商户营收。

◆光明网:鼓励“店外摆摊”,关系消费更关系民生

夏津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喊”商户店外临时摆摊,这种执法方式令人眼前一亮。方便市民购物,同样也是便民利民。虽然这只是一种临时措施,但这一决定既给民生“加温”,也在给执法形象“加分”。

不过,这种“民生外摆”只在春节前后开展,即允许外摆经营期限为2025年1月19日至2月17日,未免有些局限,还应该适当“扩围”。一方面可以沿用到其他节假日,如“五一”假期、国庆黄金周。另一方面,在商户遵守“门前五包”规定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在城市非主干道、非人流高峰期,允许沿街商户在店外适当摆摊。这既能促进城市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也是支持非黄金地段商户发展带动就业,同时有利于非中心区居民方便购物。如此一来,城市综合执法也变得更灵活、更有温度。

无论是商户店外摆摊,还是政府门口设夜市,呵护民生与维护市容并不矛盾,交警、城管加强服务,商户小贩文明经营,“里子”和“面子”可以兼而有之。

◆纵览新闻:鼓励过年“店外摆摊”,不妨常态化、制度化

城市管理千头万绪,涉及方方面面利益,做好城市管理工作需要下好绣花功夫。过度外摆、不规范外摆,确实会挤占公共空间,影响市民出行,因此在城市主干道、人流交通密集的区域严禁摆摊。但是,在背街小巷、城市远郊、非主干道、非人流密集区,“一刀切”地禁止外摆,机械式管理就会失去城市管理工作的温度和人情味。

城市是人的城市,秩序感与烟火气是可以兼容的。夏津等地在柔性执法方面就进行了一个很好的尝试。适度鼓励外摆,不仅方便了市民购物,也拉动了消费,带动了经济。小摊小店氤氲着城市的人情味和烟火气,生意好了,收入多了,人们脸上就会挂满笑容,升斗小民的幸福感从来都是具体的。

市民的笑脸是一座城市最美的风景。适度放开商户外摆,划定主次区域,合理规范空间,让摊贩外摆常态化、制度化,不仅关系民生,也彰显城市主政者治理理念的提升。

◆内蒙古日报:“店外摆摊”不应只是“春节限定”

从商户的角度来看,“店外摆摊”为他们提供了拓展经营空间、增加收入的宝贵机会。许多小商户受制于店内空间的限制,无法充分展示商品,客流量也受到一定影响。“店外摆摊”打破了这种空间束缚,让商品能够更加直观地呈现在消费者面前,吸引更多顾客驻足,从而提高成交率,增加经营收入。

从城市的角度出发,“店外摆摊”能够丰富城市的商业生态,提升城市的活力与吸引力。错落有致的摊位,琳琅满目的商品,熙熙攘攘的人群,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城市画卷。这种独特的氛围,不仅能够满足市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还能吸引游客前来观光购物,为城市带来更多的人气和经济效益。

既然“店外摆摊”有诸多好处,那为何在平时难以实现呢?主要原因在于,城市管理者担心“店外摆摊”会引发一系列管理难题,如交通拥堵、环境卫生问题、市场秩序混乱等。不可否认,这些担忧是有现实依据的。但是,这些问题并非无法解决。关键在于城市管理者要转变管理理念,加强统筹规划和引导。一方面,要科学合理地划定“店外摆摊”区域,根据不同街道的功能定位、人流量等因素,确定哪些区域可以摆摊、哪些时间段适合摆摊。同时,要完善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如设置专门的垃圾桶、公共厕所等,确保环境卫生得到有效保障。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商户的管理和培训,引导他们自觉遵守市场秩序,文明经营。通过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对违规行为进行及时纠正和处罚,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