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工行廊坊分行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定“金融为民”初心,牢记服务发展使命,持续做深做精金融“五篇大文章”,以多元化、精准化的服务举措,深度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切实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
截至去年末,该行存款余额1057亿元,贷款余额1246亿元,处于同业领先水平。通过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效能,为廊坊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坚守本源 支持实体经济
众所周知,要想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归根到底要靠实体经济。为更好助力我市实体经济实现发展动能澎湃,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注入更多动力与活力,工行廊坊分行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做优做强,全力筑牢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根基。
该行始终把全面服务国家战略作为政治使命与经营责任,主动投身区域发展的大布局,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第一家与廊坊临空经济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商业银行,遵从“一点接入、全集团服务”的客户服务理念,成立了临空服务团队,并将支持其发展作为全行重点工作持续推进。去年全年,该行贷款融资惠及临空经济区多家重点企业,当年投放金额超亿元。截至去年末,累计为河北临空集团有限公司投放流动资金贷款近56亿元。
该行大力推进通州与北三县一体化发展,印发了《廊坊分行2024-2026年投融资业务发展规划》,对北三县信贷结构和布局进行专项规划。相继支持了大厂、三河、香河等区域重点企业,发放项目贷款、流动资金贷款近8亿元,确保了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外溢优质项目的资金投放。截至去年末,北三县区域公司贷款余额达到16亿元。
同时,该行围绕全市发展战略,主动服务“一号工程”,积极对接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保持“进”的势头,为廊坊两大主导产业发展贡献金融力量。积极对接省市重点项目名单、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清单,主动对接重点企业及重点项目融资需求。去年全年,绎诚供应链、百医供应链等重点现代商贸物流企业累计获得近9亿元资金支持。截至去年末,交通及物流行业融资余额达到39亿元,较当年初净增6亿元。抢占新赛道、培育新动能,全力支持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新高地,贷款融资持续赋能辖区大数据重点企业,截至去年年末,电子信息板块贷款余额达到7亿元。连续两年与廊坊经洽会执委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为廊坊经洽会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并整合集团服务资源,畅通“线上+线下”服务渠道,通过在廊坊临空国际会展中心登陆大厅搭建“金融岛”,依托域内65家营业网点为参加廊坊经洽会的客商提供了优质高效金融服务,获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精准灌溉 激活项目建设
重点项目到哪里,工行廊坊分行的服务就跟随到哪里。可以说,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从电力、交通等重点项目到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特色产业,从工业园区、高新企业到现代物流、现代服务业,以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助力项目建设落地见效。
该行不断加大对重点项目的信贷投放力度,主动支持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对科技型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助力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做好顶层设计,充分发挥集团经营优势,优化制度、丰富产品、健全服务机制,全面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包括融资、结算、网银和国际业务等在内的“一揽子”金融服务,有效提升企业综合金融服务水平。主动与职能部门、优质企业沟通联系,围绕河北省专精特新企业名录、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高新技术企业名单等,结合“十百千万”专项行动、“走万企 提信心 优服务”等专项活动,持续加大对创新型、成长型民营企业的专项支持。
据悉,该行持续加大对域内专精特新企业信贷投放力度,截至去年末,该行专精特新贷款余额超过9亿元,较当年初增长近5亿元。倾力支持域内先进制造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转型与产业升级,服务新质生产力做大做强,制造业贷款余额达到36亿元,较当年初增长5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达到16亿元,较当年初增长4亿元。此外,去年初,该行还成功落地了全省首笔运用科创中心模式发放的流动资金贷款,立足地方所需、回应企业所盼。
与此同时,该行在助力绿色低碳转型、推动数字金融等方面持续发力。成立了绿色金融委员会,对绿色金融工作实施统筹领导、协调推进,通过优化审批流程、强化利率补贴等方式加大绿色金融业务发展力度。持续加大对域内相关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领域重点企业支持力度,推动绿色贷款增量提质。截至去年末,绿色贷款余额达到84亿元,较当年初增加近15亿元。去年,完成了公积金商贷查询、存量房预售资金监管、固安一中智慧食堂、香河华联香百超市MIS等23个数字金融场景建设。与三河燕达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合作搭建了聚富通合作平台,实现小区住户线上“一站式”缴费、员工现代化系统办公。配合市住建集团开展了“房源超市”平台建设,成功建立线上特约商户档案,以支持其收款业务。构建了“手机银行+工银e生活+开放银行”全景金融服务体系,整合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全方位提升了金融服务便捷性。
服务下沉 赋能乡村振兴
普惠金融在服务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国家重大战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金融有温度,也要有精度,让普惠金融释放更大能量。”是工行廊坊分行服务好乡村振兴、进一步打造普惠金融服务“金字招牌”的撒手锏。
长期以来,该行坚持做实做优乡村振兴重点领域金融服务,精准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难点、痛点,积极创新产品、服务、模式,极大丰富了乡村振兴金融供给。
该行围绕市委、市政府乡村振兴政策,结合自身实际,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方案,积极开展乡村振兴领域金融服务创新的探索。通过“点面结合、线式拓展”的整体思路,深入推进相关业务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落地。
在对乡村振兴工作进行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的进程中,该行联合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兴农撮合”活动;积极引入外部担保机构,深入开展与省农担公司的业务合作,全面推广以“农业龙头贷”等为代表的农业担保贷款,加快普惠型涉农贷款的全面布局;相继推出“种植e贷”“养殖e贷”等信用类普惠涉农产品,依托优势产品与相关机构联合开展银企对接活动,积极推动与农业产业集群和农业龙头企业合作,以优质金融产品满足农业企业和农业组织的金融需求。截至去年末,涉农贷款余额达到262亿元,较当年初增加56亿元,增速27%;普惠贷款余额达到104亿元,较当年初增加35亿元,增速51%;普惠贷款户数9723户,较当年初增加2205户。全面开展“兴农万里行”活动,组建乡村振兴服务队,本着“服务农业农村 致力乡村振兴”的主体思想,积极走访域内农业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去年累计完成7个批次、45家市场库准入,囊括开发区、产业集群、专业市场等各种类型,有效覆盖了廊坊全域,累计发放“河北特色产业贷”10亿元,走出了一条具有工行特色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之路。
厚植底色 增进民生福祉
毋庸置疑,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工行廊坊分行始终秉承“金融为民”初心,把百姓的“心上事”当成“上心事”,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高质量金融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实实在在办好惠民便民利民实事。
该行积极响应国家“促消费 惠民生”号召,去年相继举办了“粽享全城 爱购端午”“五一春暖全城”“七月冰临城夏”“‘双12’购物狂欢节”“爱购艺术品”等活动,累计完成400万元专项消费券发放和21.9万元微信立减金发放。高度重视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全力满足居民购房贷款需求,去年累计发放个人住房贷款58亿元,投放金额为四大行同业首位。坚决稳住个贷基本盘,积极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相关政策,支持白名单项目7个,审批金额合计近18亿元,居同业首位。为固安京南园区运营发展有限公司办理保障性租赁住房贷款超4亿元,帮助域内新市民、青年人才等住房租赁群体实现“安居梦”。聚焦社保客群,建立“共商、共建、共享”工作机制,打造便民金融生态,去年累计办理第三代社保卡13万张。此外,去年累计开展各类消保知识宣传普及活动340余场,触及金融消费者8万余人次,构筑了全方位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体系。
作为首批获得个人养老金业务资格的商业银行,该行积极为客户提供包含账户开立、资金缴存、产品投资、规划测算和养老资讯等在内的“一站式”个人养老综合服务。对全辖营业机构进行适老化改造,从无障碍通道、爱心窗口、轮椅、老花镜,到自助机具、手机银行老年版界面,全力为老年群体提供更加人性化、智能化的服务体验,助力“银发经济”发展。针对京津冀养老金融生态圈建设持续发力,不断加大对养老金融产业的融资支持,赋能养老产业发展升级。全面深化与域内重点养老健康企业合作,在燕达金色年华养护中心建立了系统内首家建在养老院中的营业网点——燕东支行,有效延伸了养老服务触角,打造了养老金融服务标杆银行。
新时代新征程,工行廊坊分行将继续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道路上,以人民为中心、以创新为驱动、以科技为依托,用金融“画笔”勾勒出廊坊经济发展的绚丽画卷,以优异成绩彰显国有大行的责任担当。
图为该行负责人走访科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