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传统釉料色彩、突破人物题材面部细节刻画技术、变革烧制方式……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句话用在河北京锐景泰蓝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国伟身上再合适不过。从业28年来,他坚持守正创新,积极推进景泰蓝非遗技艺传承与发展。
走进徐国伟的工作间,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色彩斑斓的釉料架,深银白、浅湖绿……聊起釉料研制的老本行,这位“蓝二代”既有传统掌门的沉稳,也有新派传人的活泼,他也把这份活力赋予了景泰蓝。
徐国伟告诉记者,京锐景泰蓝最初主要是釉料制作,然后才是景泰蓝制作。传统景泰蓝主要是蓝色,随着时代发展,人们更喜欢色彩丰富、搭配和谐的釉料,公司就和北京工美团队一起研制,特别是“APEC蓝”的研制,前后30次试验都失败了,每制作一次仅原料就要近2000元,几万块钱打了水漂,一点进展都没有。
“传统的蓝色采用金属铜和钴调制出来,但是这一次,无论怎么调整二者的比例,都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徐国伟说,“我们把二者比例调整到常人不敢想的程度,依然不成功。于是,我们开始尝试加入锌、稀土元素。这就相当于泡茶时,大伙儿都习惯了茶叶、开水的搭配,而我们往里面加了牛奶做奶茶。”
经过一次次完善,釉料终于研制成功。2014年北京APEC会议期间,采用徐国伟研制的釉料制作了“国礼”——景泰蓝赏瓶《四海升平》。
让传统“蓝”披上多“彩”衣,徐国伟参与烧造出了玫瑰红、玫瑰紫等新颜色共计200多种,还解决了600年来景泰蓝做人物题材脸部颜色不能处理的问题。同时,徐国伟自主研发电炉替代煤烧制釉料、烧制景泰蓝的方式,不仅解决了污染问题,也促进了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
在不断创新、钻研的道路上,徐国伟逐渐体会到景泰蓝的精髓所在,也让公司发展驶上了快车道。2014年北京APEC会议、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2019年“一带一路”峰会……徐国伟团队持续参与“国礼”制作。2024年,徐国伟获评“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
“树高千尺不忘根,就像景泰蓝赏瓶《思根》表达的含义,景泰蓝非遗技艺传统就是根,创新传承就是枝叶,我们要守正创新,创作出更多符合时代特点的精品。”徐国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