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在武警部队服役,所在部队担负的是警卫、守卫、看押及押运等任务,有着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部队有很多好的传统,如老兵退伍的时候,机关战士下中队补充执勤兵力;遇有重大活动或基层干部休假,机关干部下去代职;除夕夜机关首长到执勤一线站岗等等。19年前的那个“跨年夜”,我就是在执勤哨位上度过的。
1996年,我在支队政治处任宣传干事。那年春节,我本打算回老家陪年迈的父母过年,当我把休假报告递交给主任时,主任说:“我们机关干部过年尽量不要休假,把机会留给执勤一线的干部们吧!他们辛苦一年了,该回去跟家人好好团聚团聚了。”主任这番话入情入理,不但我心悦诚服,所有机关干部都欣然接受。
临近春节,一部分机关干部被安排下基层中队代职,我也是其中的一员。腊月二十八,我打起背包到距市区20公里外的某中队单独执勤点报到。这个执勤点由一个班的战士驻守,战士们的头儿是一名见习排长。这位排长刚结婚不久,支队首长批准他带着新媳妇回黑龙江老家过年,春节期间由我接替他的工作。
每逢佳节倍思亲。对于远离家乡和亲人的战士们来说,在这个举国欢庆、万家团圆的日子里,他们会更加思念家乡、想念亲人。为了烘托和营造喜庆的节日气氛,充分调动战士们的情绪,我同战友们一起订菜谱、包饺子,组织大家唱歌、跳舞、演小品,让战士们每一天过得都很快乐和充实。
为了做到官兵一致,拉近同战友们的距离,我坚持每天白天、晚上各站两小时岗。起初,因战士们见我是机关下来的,说啥不同意我站岗,在我再三坚持下,他们只好答应。
大年三十晚上,我执意安排自己站午夜那班岗。提干后,我再没有站过岗,这一次,我要重新体验下哨兵的生活,同时把看央视春晚、在电视机前伴随全国人民一起“跨年”的机会留给辛苦了一年的战友们。
当我怀抱钢枪站立在哨位上,久违了的那种责任感和自豪感从心底油然而生。这天晚上风轻云淡,四周一片寂静,我睁大眼睛,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绝不放过任何的风吹草动。当新年的钟声准时敲响,远方市区的上空升腾起五彩斑斓的火树银花,夜空被瞬间点亮,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密集地响了起来。
多么美妙的夜晚,多么喜庆的节日啊!我想,我远方的家人此时此刻也一定正沉浸在这欢乐的节日气氛之中吧?国家安宁、人民幸福离不开军人的奉献和守护,我能够成为千百万军人中的一员,这是何等幸运啊!想到这里,我不禁挺直了腰身,手中的钢枪握得更紧了。
跟战士们在一起的日子是快乐的,也是短暂的。几天相处下来,战士们主动接近我,跟我聊天、谈心,甚至把自己的心事都讲给我听,已然把我当成了值得信赖的好兄长、好战友。
春节很快过去了,在我即将要离开的时候,战士们对我表现出了恋恋不舍之情,一直将我送到了哨所的大门外。多少年过去了,当年和战友们一起欢度新春佳节的情景,以及那一张张坚毅并洋溢着青春气息的面庞,时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一次次把我带回到火热而又难忘的军旅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