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饮茶,已为惯常之举。与友人聚会无不以茶相约,在家独处更需以茶为伴,所以常自诩为爱茶懂茶之人,虽非深谙饮茶之道,但自以为略知一二。
一日在山寺中与修行者论道,师傅以茶道相待。从烫杯温壶到洗茶冲泡,师傅不紧不慢地做着一切,安静而从容。实木茶桌宽大厚重,我与同去的两位友人坐在师傅对面。在烦琐的泡茶流程中,我们各自环顾着古朴典雅的茶室,端详着茶桌上摆放的各种精巧茶器,静静地等待。不久,师傅分杯奉茶,我们双手接过并合十礼敬,浅饮一口后,我便迫不及待地聊开话题……
傍晚,我们告辞离开,同行的一位朋友拉着我悄悄地说:“你喝今天这茶,如何?”
“普洱嘛,其实我不是很懂,你知道的,我平日只喝飘雪,咋了?”我当时的注意力哪里在喝茶上,看周遭的事物、说话都来不及呢!
“这可是师傅的珍藏,是一位信众供养的,很贵呢,据说十几万!”朋友的话恳切而神秘。
“什么?十几万?!”一瞬间,我脑子里闪过无数疑惑又震惊的念头:真的假的?现在的出家人都喝这样贵的茶了?也太奢侈了吧!可刚才,这泡茶的,喝茶的,也并没有谁提及和评价,甚至表情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呢!难道对于修行人来说,众茶平等,无甚差别?莫不是唬人的吧!毕竟现今,身份是自己给的,价是自己定的,不管是什么圈子,不过是自己跟自己玩而已。
“可惜了!没品出来它的好呀,下次你可要早点告诉我。”我用云淡风轻的语气掩盖着那种没见过世面的好奇与震惊。
然而,如此昂贵的茶让我不得不努力地回忆着它的滋味:有一种被极度优待重视的幸运甜,又有错过珍品的懊憾苦,还有德不配位的谦卑之酸,更有百般感慨之辛。
总之舌苔上早已失去它的真味,一杯茶能喝出五味杂陈,唯独没能从我饮茶的经验中找到对普洱感受的匹配——这真是一杯复杂的茶啊!
所以,当你饮茶而不知其味,是真的在饮茶吗?
为了这饮茶的爱好,我们常常沉溺于收罗高级的茶叶、摆弄精美的茶器、操练优雅的茶艺……
可是日渐衰减的味蕾、迟钝的嗅觉和浮华半生的心,已然尝不出茶的甘苦。
于是,我做了一次试验。在家三日,息诸缘务,清淡饮食,喝水只喝白水,好好吃饭、睡觉、走路,宁心静气,安然以度。待到第三日下午,用最简单的茶器泡好一壶碧潭飘雪,便出门爬西山。两个小时之后,又累又渴,一打开家门,便闻到满室盈香,壶中汤色甚好。饮一口,茶竟然是甘甜的,很是纯粹!
往常的茶,往常的水,普通的茶器,简单的泡法,这是我一直在喝的茶,却是我从未尝过的味道。
“心如工画师”。要喝一杯纯粹的茶,无需诸多外在,需要准备的是一个纯粹的人,一颗纯粹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