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文珩 本报通讯员 周佳
作为永清本土企业,河北燕南春酒业有限公司血脉里镌刻着亘古不变的永清基因。
爱家乡,为家乡发展“计长远”,57年来,燕南春矢志不渝——贡献税收、解决就业、改善环境、奉献爱心……
走遍大江南北,历经商海打拼,以白酒为主业的燕南春,在商超零售、地产开发、新型农业、山地投资、文化传媒和工业旅游等领域均有所成。
“集团化发展的燕南春还能做点儿什么、还能为家乡做点儿什么?”河北燕南春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勇带领团队,始终在思考和探索。
古人讲“饮和食德”。美食与美酒,自古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双璧。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聚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文旅品牌,燕南春深耕文旅产业,2023年起,依托永清宋辽边关历史文化、永定河风情文化和现代生态农业观赏文化,匠心打造永清宴饮食民俗文化博物馆,以杨家将文化展馆、美食文化街、民俗文化街为载体,将白酒文化和餐饮文化融合,综合呈现永清的饮食、历史和民俗特色,在完善文旅产业链条中绘出精彩的“燕南春样本”。
宴飨宾朋
在永清宴品味大美永清
坐落于永清县工业园区的燕南春酒文化博览园,占地260余亩,是国家4A级景区、河北省旅游特色品牌,更是永清文旅标志性的存在。博览园采用白酒酿造和工业旅游合为一体的二三产业相结合的经营模式,2017年至今已接待京津冀游客300万人次,广受各界好评。
走进博览园,古色古香的永清宴饮食民俗文化博物馆在民俗文化街上熠熠生辉,散发着属于永清的独特文化魅力和人文气息。
在这里可以尝遍永清美食。国家地理标识产品黄芽韭、红六瓣蒜、胡萝卜……永清宴选用的食材大部分取自永清本土优质农副产品,由顶级美食专家精心烹制,充分满足了当代人健康、绿色、多样化的美食追求。
“永清八景宴”以永清古八景为灵感,将雁口生唈、韩城留角、三塔垂如等景观化为盘中美食;“带子上朝宴”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清代中期,是满汉饮食文化交融的结晶;“红参生态宴”则以永清丰富的胡萝卜资源为依托,将营养与美味完美结合,尽显永清现代生态农业魅力……还有金榜题名宴、六郎庆功宴、白塔食珍素宴,如今的永清宴已涵盖六大品类100余道特色菜品,是永清饮食文化的集大成者。
“在这里更能品尽燕南美酒。”王勇介绍,燕南春源于酒、长于酒、成于酒。1968年建厂至今,已从单一酒厂发展成为多元化经营的现代化企业集团,并创新转型为“白酒酿造+文旅融合”的酒文化工业旅游综合体。
作为中国驰名商标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燕南春酒传承独特的老五甑酿造技术,将“稳、准、细、净”四字贯穿酿造全过程,生产出独具燕南春风格的浓香型白酒,被誉为“燕赵珍品”,丝丝绵柔,入口和顺,回味甘甜,醇厚丰满,余味悠长。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每到餐时,永清宴饮食民俗文化博物馆内座无虚席,珍肴异馔,宴飨宾朋。游客们在氤氲的酒香和菜香中,品味着人生百态,也感知着大美永清。
饮和食德
永清宴饮食民俗文化博物馆应运而生
守宋抗辽、忠义爱国的杨家将文化,两袖清风、博闻学富的翰林文化,唱遍古今、字正腔圆的戏曲文化……永清自古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饮食作为一种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社会风俗中最能反映民族和地区特色的部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受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饮食习惯等影响,永清逐渐衍生出地方特色浓郁的美食文化及传统菜品,闻名燕赵。
如今,生活富裕,在三餐四季、烟火人间中,怎样将文化元素与当地特色饮食相结合,让传统饮食别有一番文化韵味和人文情怀,让异乡人常念、让游子更念乡,打造永清地域特色鲜明的饮食文化品牌?
“深耕白酒领域的燕南春,在建成燕南春酒文化博览园后,为让游客在赏美景、品美酒的同时还能尝美食,决定沿着文旅产业链条继续挖潜。”王勇介绍。
凯歌而行,不以山海为远;乘势而上,不以日月为限。2021年起,燕南春走访民间市井,咨询饮食大家,先后邀请十余位烹饪大师和二十余位文化专家组成团队,整理和挖掘永清地域文化、传统文化及饮食文化,重点围绕永清宋辽边关历史文化、永定河故道风情文化和现代生态农业观赏文化三大特色文化,研发、设计、实验、打磨“永清宴”饮食文化品牌,解锁舌尖上的永清密码。
经过多方的数年论证,燕南春最终梳理出永清独有的饮食文化脉络,以及系列传统菜品,在燕南春酒文化博览园内整体展示,并供来宾品鉴,永清宴饮食民俗文化博物馆项目应运而生。
2023年3月16日,这座集永清历史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于一体的可吃、可玩、可赏的饮食民俗博物馆落成。一时间,线上线下预约不断,餐饮区天天爆满,成了游客和食客争相奔赴的宜人所在。
“在这里,一边感受永清的历史文化,一边品尝永清的特色美食,体验感当即拉满!”漫步园区,随处可见成群结队的游客在拍照打卡,大家都说在一饱眼福和口福的同时,还增长了历史文化知识,而且园区美景非常“出片儿”。
“作为促进永清当地文旅融合发展的点睛之笔,永清宴饮食民俗文化博物馆也是近年来燕南春倾力打造的‘燕南宋辽文化园’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勇介绍,“燕南宋辽文化园”占地10亩,总投资3000万元,以宋辽文化为底蕴,由杨家将戏楼、杨六郎广场、永清八景大型壁画等景点组成,内部设置呈现客栈、酒肆、铁匠铺、茶楼等元素,实景复原了宋辽百姓互市场景,并伴有实景演出,丰富地再现了宋辽文化场景,同时引进永清特产,展示永清地域特色和文化风貌。
近悦远来
在这里赓续历史文脉
历史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传承守护好城市的历史文化,就是守护这座城市的生命力。
在永清宴饮食民俗文化博物馆,游客不仅可以品美酒、尝美食,更重要的是能在潜移默化中感知到永清的历史文化传承。
永清宴饮食民俗文化博物馆占地达3000平方米,拥有特色文化主题间13间,文化演播大厅可容纳近千人,是一座充分体现永清特色的文化旅游综合体,更是一张精心打造的永清旅游名片。
在这里,不仅能唤起永清人内心的文化记忆,还能让域外游客通过一次游览、一场盛宴就了解到永清的历史和民俗风情。
家国情怀、白塔食珍、燕赵珍品、非遗记忆、益昌戏楼、永定河渡、燕南书院、虹光影院、十里桃林、兰亭雅苑、杂戏江湖……从永清宴精心设计的就餐房间名,颇能领略千年来永清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
宋辽古战场、忠勇报国杨家将,全国文保单位京南辽代白塔,古法佳酿珍品,秸秆扎刻、传统汉服制作技艺,百年传承的西庞各庄评剧、黄家堡京剧、老村老调、瑚琏店河北梆子,永清人的母亲河永定河,云贵总督刘源灏、史学大家雷海宗,老一辈永清人的文化记忆虹光影院,万亩桃花林,京剧武生泰斗李兰亭,瑚琏店大头会、刘氏飞叉……
“永清宴中既广泛植入了永清的传统文化符号和元素,又融入了民俗展示、文艺演出等内容,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阐述着永清魅力,让游客充分感受这方沃土滋养千年、文脉不断的文化传承。”王勇说,此外,在永清宴大厅两侧还悬挂着由永清数位书画家历经数月集体创作的16幅巨型画作,以神来之笔、绚丽之色、博大之魂,彰显着传统永清与新时代永清的欣欣向荣。
近悦远来,人皆向往。自开馆以来,永清宴人气爆棚,已接待游客超40万人次,综合经济效益达1800余万元,同时,还为当地提供了100多个就业岗位,并通过举办“仲夏小夜曲”、汉服游园会等活动,为永清文旅市场注入新活力,让消费市场复苏的气息在这里弥漫开来……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永清宴以文化传承为抓手,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融合,以文化凝聚活力、以活力带动产业,推动着新时代永清文化传承的复兴发展;
永清宴饮食民俗文化博物馆以美食文化撬动永清文旅产业振兴,搭文旅之桥,助经济腾飞;
燕南春集团以文化为引擎,在加快转型升级中传承发展城市文化、培育滋养城市文明,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在助推县域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之路上谱写出恢弘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