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特色城市IP 打造文旅产业发展强引擎
日期:01-17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2版:第二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特派记者 邢建平
“扩大家政服务、康养旅游、餐饮住宿等服务消费,打造商旅文体健等多业态融合消费新场景。”1月13日,在聆听了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后,省人大代表、廊坊市文安县李庄农场副场长赵蓉蓉敏锐地捕捉到了关于文旅产业如何发展的重要字眼。她说:“过去一年,我围绕这方面工作做了大量调查研究,省政府工作报告为我们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去年的省两会上,赵蓉蓉就提出希望河北各地以县为单位,结合自身特色,制定县域特色品牌的发展规划,打造“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她认为河北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俗风情等文化旅游资源,各县只有找准自己的特色文化定位,才会让更多游客从“头回客”变成“回头客”,各地文旅产业发展才能迎来新发展。
今年,赵蓉蓉持续关注文旅产业发展,沉到一线调查研究,深入思考,在去年建议的基础上延展突破,又提出了“塑造特色城市IP,打造文旅产业发展强引擎”等新思路、新观点。她说:“城市IP作为城市独特的文化标识与精神象征,能够将分散的历史文化元素、民俗风情、自然景观等进行有机融合,塑造出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特魅力的城市形象,吸引游客的目光并激发他们深入探索的兴趣。”
“比如廊坊拥有源远流长的安墟文化,有中国传统拳术八卦掌,有香河肉饼等非遗美食,它们如同一颗颗明珠,需要我们拿出绝对坚定的文化自信,串联起‘璀璨项链’,形成廊坊特有的、稳定的文化内核。”赵蓉蓉说,“城市IP的成功打造不仅仅是单向的发展,它还将带动相关文创产业、服务业等的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为地方经济注入新活力。”
关于如何塑造特色城市IP,赵蓉蓉认为,首先要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精准塑造城市IP形象。其次要多元开发文创产品、全方位营销推广。此外,还应积极探索“文旅+农业”“文旅+工业”“文旅+体育”“文旅+物流”等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新办法,推动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赵蓉蓉还有一个令她十分自豪且深感责任重大的身份,那就是“廊坊市文旅推广大使”。她说:“真心期待有一天,我能带着廊坊的美景、美物、美食,走出河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廊坊的文旅产业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