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是一首悠扬而缱绻的诗篇,在时光的素笺上,书写着欢乐和希望,让我们于字里行间,领略生活的甘甜与诗意。
诗之开篇,总在不经意间轻叩心扉,触动灵魂深处的柔软。北方大地,新春的诗行或许起笔于一场皑皑白雪,簌簌而落,将天地间的纷扰掩于洁白之下,独留一片静谧安详;南方之隅,则多由那一抹暖煦的日光开篇,金芒破雾,唤醒沉睡的山川,新绿初绽,生机盎然。南北景色各异,却皆以独特风姿,徐徐铺展新春这幅绮丽的岁序长卷。
岁末的腊月,总是忙碌与喜悦交织,新春的诗韵渐次晕染开来。家家户户洒扫庭除,筹备年货,蒸制年馍,一招一式皆含郑重。街头巷尾,大红灯笼摇曳生姿,春联墨香四溢,洋溢着喜庆气氛。集市上声音喧闹,人来人往,选年货、挑新饰,忙碌且欢腾,为新春增添了烟火气息。此时,漂泊游子的心早已被归家的念头填满,列车的长鸣、汽车的飞驰、脚步的匆匆,皆化成诗中不可或缺的动人音符。
诗至中篇,承接开篇的热烈,是情感的升华与凝聚。年夜饭桌,佳肴满席,热气腾腾的美食,不只是舌尖的盛宴、味蕾的享受,更是亲情的交融、爱意的汇聚。盘中鱼,意寓“年年有余”;碗里饺,形似元宝,寄寓财富好运。家人言笑晏晏,有回忆,也有展望。长辈讲述过往,晚辈聆听受教。这份传承与温情,让新春之诗愈发醇厚深沉。
曾记儿时,年夜饭过后,人们会燃放烟花。火树银花照亮夜空,照亮每个人的脸庞,也点亮心中梦想。阖家仰望,默默许下心愿,如同诗中的意象,虽无形无质,却真切而强烈地存在着,涤荡着人们的心灵。如今年夜饭后坐于电视机前,和家人观看春晚,共度这团圆而美好的时光。
新春的诗篇徐徐铺展,一行行续写着岁月的故事。大年初一,天尚未明,人们便早早起身拜年。亲朋好友、邻里乡亲,相互串门,让人体会到亲情的温暖和友情的珍贵。正月里,几乎日日皆节,初一鸡日,启六畜之序;初二犬日,出嫁女儿与女婿,奔赴娘家,一声“爸妈”,喊出的是血浓于水的孝道与牵挂;初三猪日,虽有阴霾笼罩的传说,禁锢了出行与宴请,但也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初四羊日,“三阳开泰”,摆下珍馐美馔,叩拜诸神,迎接祥瑞;初五牛日,“破五”打破多日禁忌,积攒的垃圾裹挟着晦气,被清扫出门,还生活一片清朗;初六马日,“送穷”祈愿财旺;初七人日,敬颂生命,摊煎饼、熬七宝粥、煮细长面,慰藉身心,寓意岁岁平安、幸福绵长。初八而后,节俗缤纷,谷物传说、历史轶事、神话传说,处处洋溢着欢乐与热望,为新春的诗章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新春的诗并非仅有欢悦,亦有转折思索。欢庆间,回首过往,遗憾艰辛都成为诗中的深沉意蕴与哲思睿想。新春,亦是一个孕育成长的契机。它教会我们,无论过去遭遇了何种风雨,都应勇敢地释怀放下,怀揣着希望与梦想,坚定地迈向新的征程。
于这转折之处,新春的诗愈发丰富多元。有人选择在此时背上行囊,独自踏上旅途,于山水之间寻觅心灵的慰藉;有人沉浸在书海之中,积蓄奋进的力量;还有人投身公益活动,传递爱心,温暖他人。新春,以其独有的包容胸怀与开放姿态,让每个人都能在这首诗中寻得属于自己的坐标,书写独一无二的篇章。
当元宵节舞龙舞狮表演伴奏的锣鼓声渐息,年味也渐趋淡薄。它不仅宣告着旧岁的终结,更预示着新的肇始。作为诗章,虽是尾声,却留白于未来,启引我们:生活满是希望,梦想皆可奔赴。
新春,这首循环往复之诗,岁岁常新,每一年都演绎着别样的风情,在岁月的长河中悠悠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