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筑牢思想防线,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独慎微慎始慎终,弄清楚富贵难尽头、物欲无止境、党内有规矩、人际有底线的道理,做到心有所守、身有所循、行有所止,做人不逾矩、办事不妄为、用权不违规,不越纪律底线,不踩规矩红线,“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始终做政治信念坚定、遵规守纪的明白人。
——《加强纪律教育,养成纪律自觉》(《习近平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论述摘编》)
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十六,正是初秋时节,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夜游。而后,苏轼挥笔写下《前赤壁赋》,其中最为深刻隽永的,莫过于这一段:“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对于功名利禄、财富物质,对于曾经拥有的荣耀,甚至所遭受的种种坎坷,苏轼都看得很淡。在他看来,天地之间,万物都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他在意的,唯有眼前的清风明月、山川江河,而这让他获得了一种更自由、更纯粹的愉悦。
在一百多年的征程中,从方志敏的《清贫》、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到焦裕禄“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谷文昌“不许沾公家一点油”,再到王继才对“蛇头”的金钱诱惑一口拒绝、高德荣“别人的钱一分一厘也不能用”,一代代共产党员心中装着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淡泊名利、不慕富贵、坦荡无私、严守底线,用实际行动展示着坚强党性、远大理想、博大胸怀、高尚情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加强党性教育、提高党性修养。党的二十大将“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作为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强调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涵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永葆清正廉洁政治本色是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正确处理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等关系,一心为公、坦荡做人、谨慎用权;要发扬自我革命精神,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独慎微慎始慎终,做政治信念坚定、遵规守纪的明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