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道自微而生,祸自微而成”“不矜细行,终累大德”“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
——《加强纪律教育,养成纪律自觉》(《习近平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论述摘编》)
“道自微而生,祸自微而成”出自《太公金匮》。其中记载,周武王曾向姜太公请教上古五帝戒惧之事。姜太公告诉他:黄帝慎言语,尧舜禹汤皆以慎为先,“振振如临深渊”“兢兢如履薄冰”“栗栗如不满日”“翼翼惧不敢息”,谨慎惕厉,不敢有丝毫懈怠。姜太公由此总结道:“道自微而生,祸自微而成。慎终与始,完如金城。敬胜怠则吉,义胜欲则昌。日慎一日,寿终无殃。”意思是说,世间大道是由小的事物生发出来的,灾祸也是由小的差错逐渐发展而成的。唯有慎始慎终,才能做到如金城一样完好无失。武王谦恭受教,在日用之器上作铭,随身以自诫。
重小处、重细行、重微末,是中华文化道德修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回望党史,那些清正廉洁、受人敬佩的优秀党员干部,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注重防微杜渐、慎独慎微,始终做到了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从方志敏“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地用之于革命事业”,许白昊对自家人“钱算得真准”、对公家钱“决不能疏忽”,到焦裕禄不准孩子“看白戏”,谷文昌“不沾公家一寸木材”,再到张富清为防止家人“占便宜”锁住放药的抽屉,廖俊波追到电梯口退回海产品……他们以党性立身做事,无论何时何地均坚持原则,在小事小节中律己修身,充分展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境界。
进入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从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从一张小小的贺卡、一盒小小的月饼着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清理超标办公用房,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刹住“车轮上的铺张”,整治“会所里的歪风”,紧盯重要节点,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坚持寸步不让、久久为功、抓常抓细抓长。而通过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不仅帮助、挽救了不少党员干部,也让大家逐渐对小事、小问题重视起来,增强了拒腐防变的免疫力。
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前进道路上,完成历史使命,战胜风险挑战,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时刻保持赶考的清醒和谨慎,既在“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上不舍尺寸之功,也在“杜渐防萌,慎之在始”上磨炼和坚守,锤炼过硬作风、树立清风正气,勇于担当、干事创业,努力创造出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