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14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廊坊日报

中国书法城·廊坊

日期:12-30
字号:
版面:第B04版:第八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图为书法家今年春节前夕为市民书写春联送祝福。

图为红色华章翰墨颂党书法展开幕式现场。

图为市第四届书法篆刻展开幕式现场。

张纬东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廊坊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张志庆 中国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委员,廊坊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廊坊市文联主席,民盟廊坊市委主委。

王厚祥 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廊坊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刘京闻 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委员,廊坊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廊坊书法院院长。

侯大利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廊坊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廊坊书法院副院长。

胡 涛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廊坊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

方圆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廊坊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廊坊市书法院副院长。

二〇一三年,廊坊被中国书法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书法城”,成为全国十个城市中河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近年来,廊坊市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务实的行动举措,让书法艺术在城市发展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助力提升城市文化服务能力和文化影响力。

以“书”会友 美名远扬

在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廊坊书法人的积极沟通下,廊坊以书会友,迈向全国。

从承办、协办江苏“泼墨江天——行草十家展”、廊坊·徐州·邳州全国名家邀请展、第七届中国西安碑林书法艺术节等,到与吉林通化、深圳宝安、江苏淮安、新疆焉耆等城市和地区举办双向双城联展,再到发起参加“文脉永续”大运河沿岸九城市书法精品联展、“墨舞新天”全国九省十城市书法篆刻联展,廊坊书法作品先后走进17省19个城市,与5个城市签订长期友好合作协议。

群英荟萃 硕果累累

人才是事业的根本。在不断提升廊坊书法影响力的同时,不同形式的书法公益讲座、公益课堂、研讨交流、书法沙龙,为提高书法人才发展质量搭建了平台、拓宽了渠道。

廊坊书法沙龙活动已举办十余年,由书法家轮流召集,名家新秀聚集一堂,培养带动了一代代书法家。近年来,以“沙龙”为班底,创设“真言无忌——廊坊书法龙门阵”系列学术批评展,作者与点评专家面对面交流,发言开门见山、问题直言不讳,作者和观众都受益匪浅。同时,坚持开展廊坊书法院名家公益讲堂,每个月最后一周准时举办,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讲,受到广大书法爱好者的热烈欢迎;组织书法进校园活动,为广大中小学生送去书法启蒙。

在坚持不懈的培养带动下,廊坊书法人才枝繁叶茂。7位书法家当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专业委员会委员;4名青年书法家入选河北省文联“燕赵秀林计划”;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8人入展,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10人入展,全国第四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4人入展,全国第八届楹联书法作品展3人入展,全国第九届新人新作展3人入展,全国第四届隶书展2人入展,全国第三届篆书作品展2人入展,全国第二届妇女书法展2人入展……廊坊书法全面开花,果实丰硕。

挥墨传情 担当有为

在主题宣传创作、文艺志愿活动中,廊坊书法家们始终积极参与。

每年春节前夕,书法家们都会主动深入社区、村街、企业、机关、军营等基层一线,开展“书春送福”活动,平均每年为公众书写春联福字过万张。

此外,书法家们还组织参与了“以艺抗疫”、防汛救灾义卖、拥军优属慰问、“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书法作品创作、“挥毫书写二十大报告金句”主题创作等活动,以墨传情,创作书法作品近千幅,助力廊坊发展。

2023年,经中国书协审核,市书法家协会被授予两节期间“送万福进万家下基层公益活动”先进单位称号。

佳作频出 增色文旅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廊坊书法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坐落于廊坊自然公园内一处仿古四合院的廊坊书法院(书法艺术馆)、永兴路与爱民道交口的市文联书法艺术馆、廊坊艺术公园书法大道等,为廊坊增添了不少文化气息,融入了更多文旅元素。

廊坊书法院内现有廊坊书法精品展厅,内设名家书法作品;中国历代书法展厅,布设历史书法名家介绍;创建“中国书法城”展厅和文房四宝展厅,陈列品牌笔墨纸砚,展示“中国书法城”创建历程。院内园林环境优美,玉兰、榆叶梅、小湖、鲤鱼、荷花等与书法作品相映成趣。

同时,展馆内定期举办各类精品展览,包括“喜庆二十大”廊坊市中青年书法精品展、“笔歌新时代 协同筑未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京津冀书画交流展、“寅岁启新象,翰墨庆元宵”廊坊书法精品展、“真言无忌——廊坊书法龙门阵”系列学术批评展、廊坊书法家协会名家名作交流展、廊坊市百名书家书经典诗词系列作品展、“高鸿源书法作品展”等,两年累计创作展出书法作品1300余件。

张志庆

“中国书法城”品牌的创立来之不易,首要原因是廊坊有大批书法家,老一辈的有高鸿源、刘以忠、尚林德先生,正当年的是胡立民、王增军、袁爱民、袁鸿昌、张纬东、王厚祥、刘京闻、王新华、李玉江、孙占峰、张志庆、方圆、王显东、孙长铭等,青年一代的有侯大利、张德君、吴英昌、张秀国、贺进、杜继才、张剑南、张志强、魏瑶等,已形成老中青的书法人才梯队,而且都有着很强的创作实力。他们团结向上、积极进取,在全国大展摘金夺银,参与各种全国重要书法评审及学术活动,成为全国地级市的榜样。其次,是不保守、不矜持,充分利用京津优势资源,走出去、请进来,与名家交流进步,并获得各级领导和亲友的大力支持,为廊坊书法事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再次,保持谦虚的心态、严谨的学术方法、精益求精的作风,在请教、比较、研究中进步。书法的学习每个阶段都有面临的难题,团结起来靠大家的力量突破,要比个体能力大得多、快得多。正因为上述三点,廊坊书法家队伍才无愧于“中国书法城”称号。

中国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委员,廊坊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廊坊市文联主席,民盟廊坊市委主委。

重视人才培育、团结奋进、学术严谨是“中国书法城·廊坊”成功创建的重要因素。

刘京闻

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委员,廊坊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廊坊书法院院长。

和而不同是廊坊书法人的最大特色。

从二十多年前的“书法沙龙”到近年来的“书法龙门阵”,从“纯粹的学术批评”到“批评与鼓励相结合的总结梳理”,是廊坊书法人不断进步的源泉。接受批评是每一个参与者的胸怀,这恰恰是廊坊书法人的难能可贵之处,无论是水平比较高的专家还是普通的书法爱好者,大家都可以畅所欲言。

团结互助是廊坊书法人整体进步的根基,所谓“和”就是所有的书法爱好者无论是初学还是高水平作者,都坚持从传统中来,不搞“乱七八糟”的东西,而是在传统中创新,写出自己的特色,所以廊坊的书法作者一旦走出去,都会走得很远,甚至在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所谓“不同”,就是每个作者相互之间不受影响,坚持走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