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康连存
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首要任务,是用党的意志和主张占领意识形态阵地。党的媒体必须明确职责,竭力传播党的声音、维护党的尊严。特别是在当前,要坚定不移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准确理解把握党中央战略意图,准确理解把握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切实把重大理论观点诠释准确,把重大战略思想解析透彻,把重大决策部署宣传全面。先进的思想观念如果不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来表达,广大群众就会望而生畏;科学理论高地如果不能走下神坛,广大群众就会难以掌握。党媒要坚持用先进手段传播先进思想,用技术优势增强政治优势,真正让党的意志和主张“活色生香”,让群众“甘之若饴”。
■优化教育资源 提升思政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是新媒体时代坚守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必然要求,是当前适应网络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实践要求。由于新媒体时代的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存在传播机制、内容版式及互动机制等方面的不足,载体创新便成为时代之所需。“学习强国”平台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官方主流平台,它通过变革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传播机制、突出教育载体、加强互动功能等方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学习强国”平台作为新媒体时代依托新兴技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范例,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提供了有益借鉴。
应用大思政思维建设平台生产内容,把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作为重中之重。理直气壮唱响网上主旋律,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是掌握互联网战场主动权的重中之重。要旗帜鲜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为发挥好“学习强国”廊坊学习平台在全市新闻宣传和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中的作用,笔者参与了该平台建设初期的设计规划,提出了应用大思政思维建设平台、生产内容。
应用大思政思维建设平台,即采用图文、视频、音频等多种方式,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提供权威、准确、丰富、新颖的学习内容。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覆盖廊坊各县(市、区)以及市直重点部门系统在内的43条供稿链路,统一命名并授牌“‘学习强国’廊坊学习平台通讯站”,同时将廊坊全市10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全部纳入供稿体系,并组建了由90个乡镇(街道)宣委等为主体的特约通讯员队伍。
内容制作上以“大思政课”相关要求为指导,已开设“庆祝建党百年·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路上”“今日廊坊”等19个频道65个专题栏目。让平台成为廊坊地区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权威、最全面的信息平台,在提升思政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上提供资源支撑。通过推出一批网上课堂、网络宣讲、理论研讨、专家解读等直面热点、深入浅出的理论产品,全方位、多维度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让党的创新理论通过互联网“飞入寻常百姓家”。
创新思政工作载体,深刻理解重大主题报道的思政作用。创新思政工作载体,根本点是要大力宣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的伟大实践、取得的重大成就、积累的宝贵经验。要深刻理解重大主题报道的思政作用,通过一次次重大主题报道活动,坚持讲故事、讲经验、讲道理相统一,生动展现国家的新变化、新面貌、新气象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引导读者通过身边可感可知的新变化、实实在在的新收获,深刻感悟真理力量、精神力量、实践力量。
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现代商贸物流、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走访解促”、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开展重大主题报道,通过加强选题策划、多平台多形式充分参与等方式,推动思政教育落地开花。
以第八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为例,廊坊日报社统筹《廊坊日报》《廊坊都市报》和新媒体中心三个媒体,精心组织策划,打好会前预热宣传、会中程序报道、会后组合报道“组合拳”。特别是大会期间在重要版面开设“第八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特刊”,开展了“全国媒体看廊坊”活动,通过推出消息、评论、图片、视频、H5等多种形式,联合全国57个城市的110家媒体,全方位宣传报道廊坊旅游资源,为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方面,《廊坊日报》开设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专题专栏,《廊坊都市报》以通版图表形式推出了《一图速览党的二十大报告》,新媒体平台制作了视频、H5等新媒体产品,并刊发稿件1652篇,充分反映出我市各地各部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
让主旋律在最有活力的领域“不缺席”、在最受欢迎的地方“不落伍”。具体实践中,我们大力推进网上宣传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用好用活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网民喜爱的平台载体、形式样态、词汇话语,灵活运用直播、短视频、动漫、Vlog等融媒体形式,打造导向鲜明、形式鲜活、贴心有感的网络产品,建设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的传播矩阵,用好声音唱响主旋律,让大流量充盈正能量。我们坚定认为,主流媒体更应该深耕青少年网民活跃聚集的网站平台特别是社交媒体,确保主旋律在最有活力的领域“不缺席”、在最受欢迎的地方“不落伍”。
廊坊日报社根据不同平台的特点和用户群体,全面梳理整合旗下各类媒体资源,集中优势力量创建了10余个新媒体发布终端,如廊坊传媒网、“新廊坊”客户端、“学习强国”廊坊学习平台、分媒体微信公众号、“廊坊日报廊坊传媒网”官方微博、“新廊坊”微信视频号、“廊坊日报”官方抖音、“廊坊日报”官方快手、“廊坊日报全媒体”人民号、“廊坊日报全媒体”头条号等。借助新媒体传播矩阵,有针对性地发布新闻内容,尤其是形式新颖、内容积极、导向正确的新闻短视频,吸引了广大网民关注和参与。
在内容生产与发布形式上,加大原创稿件、栏目、节目策划力度的同时,充分运用音视频、H5、航拍、VR、SVG、直播、动漫等多种传播形式,制作刊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媒体作品。例如:第八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期间,廊坊日报社各新媒体平台共刊发相关稿件1176篇,总阅读量超过200万人次。围绕廊坊特色景点、美食、非遗制作等内容,制作了69期视频,运用组图、SVG、H5等形式积极展示廊坊文旅资源和形象。尤其是耗时一个月时间搭建的《云展厅丨旅发大会·相约廊坊隆重上线!》H5创意互动作品,形式新颖、制作精良,将廊坊10个不同地区的网红打卡地“搬”入同一个“展厅”,“手绘景观”与“现实场景”虚实结合,360度展厅场景自由切换,既相互关联又各自独立,让读者仿佛置身打卡地现场,沉浸式体验感十足,一经推出便受到网民热烈欢迎。
■丰富工作方法 将互动学习应用到思政工作中
“学习强国”廊坊学习平台通过线上征文、线下互动的方式打造受众“沉浸式”学习模式,融合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导向教育,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开发了强国周边产品,如精致的笔记本、布袋、折页等。互动学习还体现在活动中,“理想新时代 助力廊洽会”微宣讲大赛预热、展播均在线上开展,决赛在线下角逐。一场线上线下展现廊坊风貌及群众激情干事创业的微宣讲大赛掀起了高潮。
2024廊坊经洽会召开前夕,由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廊坊日报社、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共同主办的“理响新时代 助力廊洽会”微宣讲比赛决赛暨颁奖活动在廊坊日报社全媒体演播室精彩举办。15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尽展风采,用慷慨激昂、饱含深情的宣讲,集中展示了全市上下解放思想、奋发有为、争当先进、敢于担当的干事激情和顽强作风。活动全程直播,并在“学习强国”廊坊学习平台上呈现,这样的思政讲堂,形式“活色生香”,内容生动感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多依靠文件、报刊、书籍等媒介,存在着诸如消息来源滞后、耗费人力、教育内容单一等问题。而“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优质资源具有权威性、实时性、丰富性等特点,总平台可以集纳《人民日报》、新华社、求是网等一大批主流媒体的资源信息,供受众在平台上共享;分平台通过网络宣讲、线下活动、投稿征文等形式,呈现内容丰富的思政课堂。这种平台化建设不仅为政治传播增加了新渠道,还为思政工作需要的优质资源聚合提供了阵地保障。
■创新联动模式 推动“学用结合”赋能“大思政”
“学习强国”廊坊学习平台广泛与资源共建单位合作,不断强化政治认同,积极探索实践“线上学习+线下体验”的联动学习模式,推进“学习强国”主题活动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在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公信力、影响力的同时,赋能“大思政”,通过变革思政教育载体、加强体验互动功能和建立平等对话机制,提高思政工作的触达率和覆盖率,在守正创新中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强起来。
变革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传播机制,让“晦涩难懂”变“喜闻乐见”。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生存环境及所处社会阶层不同,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的理解见仁见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繁多、晦涩难懂,因此在传播过程中应该抽丝剥茧,将深奥的理论用语改为人们喜闻乐见的通俗语言进行阐释,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接地气、有人气。
具体实践中,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思政工作。开展“学习强国”进校园、进社区等共建推广活动,在推广中融入思政工作主题,在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公信力、影响力的同时,以“学习强国”赋能思政品牌,提高思政工作的触达率和覆盖率。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体验互动功能,打造“主题式”“场景式”思政工作阵地。“学习强国”平台相较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优势之一是具有互动性和线下参与性。打造“主题式”“场景式”思政工作阵地,营造浓厚学习氛围。阵地建设让“学习强国”品牌从“云端”到身边、从虚拟到应用,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时代化、常态化和大众化。
由市委宣传部主办,廊坊日报社运维的“学习强国”廊坊学习平台自2021年4月30日建成以来,总订阅量已超过1320万次,年度平均发稿量超过2万篇,创新建成“学习强国”廊坊学习平台主题公交、主题社区、主题街道、主题图书馆等线下体验场所,经验做法先后被中宣部宣传舆情研究中心简报采用并在全国推广,得到了省委、市委领导批示肯定。2024年,“学习强国”廊坊学习平台稿件阅读量近5亿人次,排名全省第一,在全国239个地市级平台中位列第六。新媒体作品《科普时间丨日历上的这个字念什么》点击量超过1000万次,入选“学习强国”百灵视频全国百强榜,为全省唯一市级平台入选作品。计划与窗口单位合作开展“学习强国·学习驿站”,设置“学习加油区”“学习留影区”“学习讲习所”“挑战答题区”等区域,为廊坊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提供主动式、服务式、场景式的一站式学习服务。
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平等对话机制。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从“独奏者”向“伴奏者”转变,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信息方、发布方、受众方要在平等、尊重、互相包容的基础上进行对话。发布方(平台方)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反馈受众需求,根据需求指导发布,促进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在激发人民群众学习和干事创业热情的同时,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机和活力。
(2024年度廊坊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