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打金西施”用传统技艺传递幸福美好
日期:12-27
从事打金行业的师傅,被称为金银匠,又叫打金师傅。经过他们手工打造的金银首饰,承载着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好愿望。如今,在机械化生产和连锁品牌的冲击下,传统金银工匠店铺的市场越来越小,打金师傅这个职业也逐渐被人淡忘。在很多人印象里,打金是个体力活,男师傅居多,但在廊坊却有位“打金西施”小有名气,她就是刘丽。16岁入行至今,从小跟随家人学习打金技术,她凭借女性独特的审美和精湛的技艺俘获了不少客户的芳心。
“这镯子看着简单,其实需要捶、敲、压、剪、刻、磨多道工序,打金靠的是眼力、手力以及耐力。虽然基本技艺只需一个月左右就能掌握,但要学深学精,熟练掌握金银制作錾花、焊接、抛光等技艺,则需要多年的经验积累。传承而不守旧、创新而不忘本。一个款式由不同师傅做出来,各有特点。我从小就热爱这一行,这些年手艺一直没放下。”刘丽已经干了27年,在无数次焊、敲、打、磨中,她的打金技艺至臻精纯。
尽管已是一名“老”手艺人,闲暇时刘丽还是会敲敲打打锤炼手艺,不断琢磨新样式、新工艺。刘丽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传统打金手艺要靠经验累积、靠时间磨砺,新式黄金加工手艺更得沉下心去学。3D打印、激光刻图,她说起来头头是道。
“圆吉言、对珠、莫比乌斯、锤纹、方素圈、猫爪、泥鳅背、烟雨江南……”翻看着各种手镯成品照片,刘丽开始介绍起款式和制作工艺。
记者留意到,一个简单的黄金手镯,从制作到成品就要两个多小时,若要添加复杂的花纹图案等工艺,三四个小时是常有的事。刘丽说,手工制作贵在机动灵活,让每件作品都有独特的个性。
“不管社会如何高速发展,质朴本真的东西总能打动人心。”一敲一打、一掐一磨间,刘丽用自己的执着和热爱坚守着这一古老技艺。正是因为童叟无欺的待客理念,店里回头客很多。她说,相比柜台里机器制作的首饰,手工金饰保存了更多人间烟火气。既然做了打金人,就要把老手艺传承下去。让刘丽感到欣慰的是,她的儿子也很喜欢打金手艺,还特地到江西拜师学习。母子会把自己学习到的新技术、新款式一起分享探讨,共同精进技艺。“打磨金饰品要收敛脾气,调整呼吸,用手臂、手腕控制每一处落点。一锤一锤地敲打,让黄金表面变得光滑,也是锤炼匠心的过程。”
刘丽介绍,打金技艺受技术条件所限,工艺繁杂、耗时较长、效率较低,从业人员长期磨炼投入才会有一定提高,行业也曾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她学习了这门手艺,就想一直学到老、干到老。因为她觉得打金是可以延续幸福美好的一种方式。新人订婚、结婚,孩子出生、满月、百天,老人过寿,朋友过生日等主要时刻都可以馈赠金饰,大家佩戴她制作的金银首饰表达美好祝福的同时,也让她感受到了幸福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