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14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廊坊日报

大葱就茄子

日期:12-26
字号:
版面:第B02版:第六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我出生的时候,家中兄弟姐妹众多,可想而知,生活条件相当贫困。印象中最深的记忆就是常常感到饥饿,饥肠辘辘。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可是在那个年代,又能吃到什么呢?生产队分得粮食少,家家户户过日子得精打细算、节衣缩食。那时的主食是山药面和玉米面。早饭晚饭通常喝玉米面红薯粥,中午饭有时吃玉米面和红薯面掺和一起蒸的饼子。一年四季很少吃到白面,得留到过年时才可以蒸几锅馒头走亲戚或待客。队里分得几斤花生油和棉籽油,平时是舍不得吃一星半点儿的,也得留到过年时炸菜用。

尽管那时候生活不富裕,但是母亲的智慧足以让一家人在饭桌上吃得香甜。父亲常说一句话:“庄稼主解馋,不是辣就是咸!”因此我们家的饭菜以咸辣口味为主。母亲常常粗粮细作,不怕费事,一年四季在厨房忙碌。青黄不接的时候,母亲把我们捋来的榆钱儿或槐花或红薯叶或挖来的野菜择洗干净,拌上玉米面,加点儿盐,在大铁锅里蒸成“苦累”,捣些蒜泥或者在灶坑烧几个干辣椒切碎,拌到“苦累”上,我们一群孩子狼吞虎咽吃得那叫一个香!中午饭母亲有时用山药面和榆皮面掺和一起和面压饸烙吃,那种爽滑和劲道让我们垂涎欲滴,唇齿留香,简直是美味啊!父亲做的木头饸烙床儿,经常被胡同里的乡邻们借用,家里用时再找回来。我最馋的是母亲做的“一锅三出”,即:贴饼子、拌茄泥还有玉米粥,特别好吃!先往锅里加上水,放一个锅圈,水烧热,和好两掺面,沿着锅边圈上贴一圈饼子,锅里再架个木丫杈,放上秫秸格档编的筐,筐里是切好的不削皮的茄子。拉风箱烧大火,用不了半个钟头,饼子熟了,菜也熟了。锅底水搅一勺玉米面,开锅就是玉米粥。把熟茄子装到盆子里,切个葱花,再烧个辣椒切碎,捏一撮儿盐花,滴两滴香油,一道美味的菜就端上饭桌了。这时父亲又会说一句:“大葱就茄子,香死老爷子!”一顿饭一家人风卷残云,不消半小时就结束了。偶尔奢侈一回 ,饭桌上会出现一碗小葱拌豆腐,父亲就说:“小葱子拌豆腐,一清(青)二白!”还会笑着说:“豆腐是命,有肉吃就不要命了!”

后来,我上初中时,农村生活条件好转,中午放学能吃上热乎乎的白面面条了。班里有个学生快放学时念顺口溜道:“老师老师快放学(xiao),俺娘家里擀面条,一个人一碗零一勺,回去迟了摸(mao)不着!”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现在我们的生活天天都像是在过年。鸡鸭鱼肉成了家常便饭。可是我却常常怀念儿时的饭菜,怀念母亲做的饭菜的味道。尤其对“大葱就茄子”百吃不厌,就连怀孕时做梦都在生吃茄子,就馋这一口儿。自家菜地里每年我都少不了种这两样蔬菜。每当到菜地,我便忍不住揪一个茄子,拔一根大葱,咔吱咔吱解馋,很是惬意。

“大葱就茄子”成了我们兄弟姐妹的一种回忆,一种乡愁,如同我们的父母,已经刻印在我们的记忆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