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盛嘉敏
秉承“生活、事业(学习)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不干涉”的原则,肖淑玲一家相亲相爱、共同进步。怀揣“完善自己、惠及亲朋、辐射社会”的愿望,肖淑玲一家热心公益,用自己所学回馈社会。
肖淑玲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她们全家人遵纪守法、互敬互爱、乐于助人的良好家风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肖淑玲认真学习心理学,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家庭中。她给自己规定了和丈夫相处的原则:换位思考、示弱、尊重、包容。她的改变也影响了她的爱人,家庭中争吵没了,笑声多了。
肖淑玲的丈夫在大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任班主任。无论多晚,肖淑玲都会和女儿准备好饭菜等着爱人回家,倾听他分享工作上的事情。肖淑玲要考取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时,恰逢女儿高三。于是她和女儿约定好“共同努力”。几年来,肖淑玲一家三口都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女儿考上211大学,并一路保研保博;丈夫发表了十几篇学术论文;肖淑玲顺利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
工作之余,肖淑玲把大量精力投入到家庭教育公益活动中。2018年,在大厂回族自治县妇联和荣昌苑社区的支持下,她组织成立了“幸福家庭成长营”妇女微家。她每两周组织一次线下活动,并建立微信群,随时解答家长们的困惑。2020年,她与3位公益老师利用“幸福家庭成长营”线上群,开展亲子教育、婚姻家庭、心理防护等多个系列公益讲座400余期。
每到寒暑假,她都会在社区组织“专注力训练”公益活动,为家长们解忧;每年高考后组织“高考志愿填报”公益活动,为高三学子们助力。她随时关注孩子们在心理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通过公益讲座的形式反馈给家长,先后组织了“拒绝网瘾 合理使用手机”“预防抑郁”“新环境下的升学之路”等主题活动。
此外,她还与二十几名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建立了公益组织“大厂心理咨询师协会”,并主动承担大厂妇联和团委的公益心理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