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欢)一瓶洗发水15积分,一桶洗衣液20积分,一个水杯15积分……在位于安次区龙河高新区的中铁十八局五公司董常甫村棚户区改造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积分超市”颇受工人欢迎。不需要花钱,用“行为安全积分卡”即可兑换所需物品,这里成了大家的“福利小屋”。
近日,记者走进“安全积分超市”,货架上摆满了洗衣液、牙膏、水杯等生活用品以及劳保手套、晾衣架等务工必需品。几名工人正用“行为安全积分卡”兑换自己所需物品,每个人手里都拿着好几样,既开心又满足。
“用安全积分兑换物品,挺实用的,既节省生活开销,还能提高安全意识。”电工李磊用30积分兑换了4种物品,表示以后会为项目提供更多的安全施工建议,与大家共同维护安全有序的施工环境。
据了解,中铁十八局五公司董常甫村棚户区改造项目是一项重要民生工程。一直以来,该项目坚持以安全质量管理为核心,不断丰富精细管理内涵,通过各种激励措施,增强项目人员安全意识,规范项目人员安全行为,推动项目整体安全生产水平进一步提升。
今年8月,项目部结合实际,制定了《安全积分超市管理办法》和《积分细则》,由专人负责工人安全积分考核的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项目安全管理,激发作业人员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特色安全管理文化。
“‘安全积分超市’目前共设立9条加分项,当遵守劳动纪律、积极配合项目安全工作以及提醒纠正身边违规行为时,都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奖励。同样,当施工过程中出现不规范行为或者不正确佩戴安全装备等行为时也会被扣分。”项目安全部负责人陈伟行告诉记者,“安全积分超市”兑换福利活动是项目工地安全管理工作的创新举措,这种创新的激励方式调动了大家发现问题的积极性,为安全施工提供了很大帮助。
“安全积分超市”激励举措实施以来,项目部已陆续为70余人次发放600余积分,采纳合理化建议20余条,项目安全管理成效不断提升。
此外,该项目在实施精细化安全管理过程中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操作,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力度,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和演练活动,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挖掘潜在问题点为决策提供支持依据,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点或者识别出哪些环节存在效率低下等问题,进而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改进优化,不断提升整体管理水平;采用多种智能化施工技术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安全风险。智能安防监控系统在实时监测工地状况的同时,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保障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