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开放大学 甄宏伟 付海平 孙铭泽 庞春超
思政课教学团队简介
2021年9月,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廊坊开放大学根据教师的专业背景、教学经历、能力经验,按照课程设置选取7名教师组建思政课教学团队,分别承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势与政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思政课导学》7门思政课程。通过合理的课程分配,注重提升教学能力,定期开展教研活动,确保每位教师发挥专长,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以满足廊坊开放大学体系思政课教学需求。
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根本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把学校思政课建设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并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廊坊开放大学思政课教学团队深刻认识“大思政课”建设重要性,聚焦“大思政课”建设,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在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同时,提升思政育人的情感温度,真正让思政教育入脑入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校党委把思政课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落实主体责任,召开专题党委会,听取思政课团队建设情况汇报,研究部署学校思政课建设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做好调查研究,聚焦长远谋划和有效推进,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统筹各方力量加以解决。目前,廊坊开放大学已形成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全校各科室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扎实有序开展日常思政教育活动。校党委书记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上作表率,在开学、毕业典礼等重要场合带头讲思政课,各党委委员用多种形式开展思政讲座,广泛营造全校加强思政课建设的良好氛围,并加强行动合力。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是推动思政课建设的强大动力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做好“知情意行”的教育和引导工作。廊坊开放大学思政课教学团队深入透彻讲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思政课理论知识,挖掘思政课中的情感因素,把实践教学与研学结合起来,带领学员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卢沟桥历史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加相关教育实践活动,丰富思政教学的形式和内涵,坚定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拓展“以文化人、以理服人”的“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使思政课成为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力量源泉。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探索“大思政课”与各类文化资源、社会实践的深度融合,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获得感,用“大思政课”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推动学生更好地了解国情民情,感受思政课的理论魅力。
教学团队利用学校实践教育基地,通过体验式、互动式、访谈式教学,将党的创新理论全面融入思政学科体系中,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通到课程的内容要义中,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奋斗之中。
锻造德才兼备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是新时代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并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总要求。由此可见,打造高水平、专业化、创新型的思政教学团队是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核心要素。教学团队通过优化团队结构、强化教学协作、促进科研与教学相融合等方法,利用创新话语表达、借助丰富载体,使团队成员能够将教学重点、理论难点、社会热点、学生特点有机结合起来,把文化资源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融入思政课,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立报国志、铸强国魂。
打造强大的思政引领力,必须聚焦“大思政课”建设。廊坊开放大学思政课教学团队将始终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积极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教材、融入课堂、融入学生的思想深处,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体系,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24年度廊坊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成果
课题编号:LFSZKT—2024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