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15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廊坊日报

老 石

日期:12-16
字号:
版面:第B02版:第六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有刚直硬汉之称的老石从教育战线上退了下来。闲在家中无事。应村里红白理事会总管的邀请,加入到村委会组织的红白理事会。老石笑道:“我能干啥?啥都不懂。”“你就发挥一技之长,在账桌写账吧!”总管回他道。老石听罢,欣然应允。

老石的业余爱好是书法,毛笔和硬笔字都能写出法体。虽没有成“家”,但应付一般的事儿还是不在话下。

老石成了红白理事会的一员。村里一有事,大喇叭便广播忙事人的姓名。听到自己名字的老石,便兴冲冲地带着自己的笔墨去村理事会干自己的差事儿——写账。

每次都是被总管安排和老僧搭伴写账。老石写账,老僧收钱。

几桩事儿下来,老石有惊有喜,有苦有闷。惊喜的是:迎来了众多人对老石钢笔字啧啧的赞叹声,老石在一片夸赞声中,十分惬意。苦闷的是这几次写账,至少有两次出现钱和账对不上。不是亏100元就是亏200元,深挖细查,找不出来。尽管总管给他宽心:“初学乍练,摸不到门,没事儿,时间长了就好了。”话虽这样说,还是弄得老石饭都吃不好,甚至吃不下:他做了一辈子干净人,让别人怎么想他?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每次老石让老僧把钱确认好了以后,他才动笔的,老石百思不得其解。

这天,村里周家儿子结婚,这次在老石的要求下,账桌安排了三人,多了个监账。监账是一个老会计,一辈子和算盘打交道,能把算盘用到开平方的老王。

中午1点,婚宴接近尾声,又到拢账的时候。算了两遍,结果又亏200元。这样的结果,让老石有些恼火:怎么老出错?老石不敢相信这样的事实。今天够认真的了!更何况三人盯着?

老王也不相信这样的结果,虽然他既没写账,也没收钱,一边看着,还会看走眼?他带着疑惑拿过账本,按以往的经验,把姓名、钱数、每页的合计数,逐一核实,结果还是账和款不一致!

老石和老僧也学着老王又逐一核查细算了一遍,钱款就是少200元!老石有些急了,原本就是黑红的脸,就更变得火烧火燎的通红了……他觉得这是他的奇耻大辱!此时人们夸他字写的多漂亮的惬意心情跑得无影无踪!他开始指责老僧:“怎么搞的?钱从你手里过,怎么会亏?”老僧也不是吃素的:“别那么说,出了错就是大家的责任!”

老石说:“不对!钱涨了,是写账的事儿,落了人名;钱亏了,就是收钱的事儿,写了名字没收钱!”两人为此争论不休,各说其理。本来趋于平静的婚礼场面,因他们二人争执的场面又混乱起来。正当俩人争得面红耳赤,硝烟即起时,总管走了过来:“行啦行啦,先吃饭,吃完饭再算一遍。”老石的犟劲上来了:“吃什么饭?吃得下去吗?实在查不出来,咱们给主家补上,我就不信这个邪!”老僧马上接道:“要补你们补,我不补!”“你为什么不补?刚才不还说出错是大家的责任吗?”老石涨红了脸,瞪大了眼睛问道。老僧低下头,避开老石犀利的目光,吸着烟小声说道:“我从来没补过……”

众人见状,赶忙把二人拉开,分别拉至在两个酒席桌上,劝说着:“出错短不了,先吃饭再说,从早晨忙乎到现在还不饿吗?”老石坐在酒席桌边,脸色依然像红布一样,半晌不吱声。别人不管那个,早已推杯换盏了……

老石看着满桌丰盛的酒菜,实在没有食欲,他忽地站起身来,把自己的笔墨弄好,头也不回地往家走去。身后谁追赶着叫他,他已无心回应。

就在老石把家门打开的一刹那,忽然记起写账时的一个情景,“老石,把我和秋生的写上,一人一百。”这是老僧的声音。老石赶忙拿出手机,给老僧打了过去:“老僧,你让我把你和秋生一人一百的账写上,你往钱箱里放钱了吗?”“放了!老石,这个你放心,能不放吗?再有,总管说了,过去的不提了,咱们别这么较真好不好……”

第二天早上遛弯,老石碰见了老王。把心中的不解,和与老僧的通话告知老王。老王说:“说实的,老僧确实往钱箱放了两个一百的,我看得真真的。”

“噢,”老石听后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村里又有喜事,老石照例走进理事会,看到小黑板上自己的名字和老僧写在一起。老石严肃地和总管说:“要么别让我写账,要么给我换人”。看到老石坚决的态度,总管不满地嘟囔了几句,拿起粉笔,换了人名。

事毕拢账,钱账一致!

老石露出来久违的笑容,喜笑颜开地把钱和账本交给主家。

几天以后,一桩丧事,最后拢账,又亏200元。老石蒙了……

这次老石主动请辞,总管答应了。

半月后,大喇叭又广播忙事人,老石随礼上账,发现老僧在得意地收钱…

一个月后,待在家中的老石听到村委大喇叭喊自己的名字,他疑惑地走到理事会,从总管嘴里得知,在上次忙事上,由于地面湿滑老僧不慎滑倒,自身骨质疏松,造成大腿骨折。

“老石,你还接着写账吧!”总管很有些无奈地说道。

自此,老石和老王搭档,账再也没出现过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