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11月全市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95.8亿元 同比增长50%
日期:12-15
(上接第一版)重点推动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燕郊中心建设,在加快项目对接和引进、加速创新园区建设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目前,燕郊中心已引进联泰集群算力、纳开科技等7家高科技企业落地。
强化精准对接,加速京津成果落地转化。持续开展“双百互进”“院士专家廊坊行”等各类对接活动,推动京津科技资源与我市企业需求精准高效对接。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展对接活动400余次,促进“人眼安全远距离高清防爆型激光监控仪研制与推广应用”等一批京津科技成果在我市落地。成功举办“京津冀先进算力创新应用场景路演对接活动暨廊坊市创新应用场景发布会”,发布创新应用场景40项,促成集中签约项目10项。积极开展京津冀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培训,举办技术经理人培训班,加大区域间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协同合作力度。截至目前,全市技术经理人达487名,建成省级以上技术转移机构22家。今年1至11月,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95.8亿元,同比增长50%。
强化人才交流,激发科技创新动力活力。针对创新发展需求,精准匹配高校院所专家团队,组建76个省、市企业科技特派团和3个县域特色产业特派团,助力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其中,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等京津高校院所合作的科技特派团34个,涉及储能领域控制技术、高纯锗探测器制备技术、光纤传感技术等高精尖技术领域,累计开展入企服务780余次,帮助企业转化科技成果、攻克关键核心技术260余项。聚焦“高精尖缺”,推进院士工作站、院士合作重点单位等人才载体建设,累计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近60项,获知识产权610余件,培养硕博人才17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