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15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廊坊日报

唯“食安” 方心安

日期:12-13
字号:
版面:第A04版:第四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香河县公安局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开展食品安全大检查专项行动。 本报记者 盛嘉敏 本报通讯员 张嫚青 摄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今年以来,我市加强统筹协调,强化责任落实,突出隐患治理,积极筑牢食品安全底线,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廊坊经洽会、省旅发大会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实现了重大活动保障安全零事故。全市上下坚持“严”字当头,以实干实绩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向着打造高品质“食安廊坊”目标定位阔步前行。

保障食品安全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也是重大政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面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开展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已通过省级初评验收;4家特色小作坊成功申报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狄家糕点、苏桥熏鱼、李记香油荣获“燕赵老字号”荣誉称号;常态化推进“你点我检”“你送我检”活动,打通群众参与社会共治的“绿色通道”……作为一个常住人口达547.8万人的地级市,面对如山责任,廊坊交出的这份答卷,有着沉甸甸的分量。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食品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系统工程,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马虎。全市上下要时刻绷紧弦,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守护好“食安”,让群众心安。

要着力压实各方责任。抓好食品安全工作,不能搞“一阵风”,来得快、去得也快;更不能下“一阵雨”,雨过地皮湿。各方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才能筑牢食品安全的“铜墙铁壁”。要强化属地管理责任,用足用好挂牌督办、责任约谈、责令整改、提醒敦促“三书一函”等手段,督促各地研判把握本地区食品安全形势,确保安全监管全覆盖、无死角。要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引导企业把食品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环节,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要强化食品安全舆情和应急处置能力培训,适时开展应急演练,提高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和水平。

要不断提升监管能力。监管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所在。要认真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持续开展食品安全风险大排查大起底专项行动,强化日常监管、专项整治、暗访、督查等手段,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全覆盖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要加强业务培训,切实增强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食品安全工作点多、线长、面广,新的经营形式、消费模式不断涌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创新监管手段,强化智慧赋能。比如,广阳区近期实行的“电子食安封签”,就是监管方式的一次全新升级。商户、骑手、顾客及监管部门可以通过App后台,实时查看外卖在运送过程中是否有被打开、污染等情况,若出现外卖纠纷,还可以第一时间查询进行溯源。此举为外卖食品的“最后一公里”加了一道“安全锁”,既保障了多方权益,又大大提高了监管效能,可谓多赢之举。

要全面深化社会共治。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决不能“单打独斗”,应把相关部门的“独角戏”转变为社会各界的“大合唱”。要着力构建“党政同责、部门联动、企业主责、行业自律、全域覆盖、多元参与”的食品安全共治格局,完善网格化管理,加强交流协作,加快推进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食品安全治理,增强维权意识,自觉抵制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落实举报奖励制度,强化对举报人的保护力度,加大食品安全普法宣传力度,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共享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食品安全永远在路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扛起保障食品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不断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凝聚社会共治合力,我们就一定能擦亮食品安全底色,确保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全力打造高品质“食安廊坊”。